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理财

十年来中国货币调控渐成熟

来源:新华网   编辑:   2012-09-12 11:12: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于11日在公开市场开展77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自6月份以来连续12周开展逆回购操作,为十年来所罕见。
  
  以逆回购暂时取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是央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应时之举。在当前房价面临反弹压力的背景下,准备金率的下调如果过于频繁,容易引发房价的上涨,令楼市调控功亏一篑。
  
  可以说,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是中国货币调控日臻灵活成熟的体现。事实上,过去十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通过对货币和信贷政策的灵活调控,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运行。
  
  2004年前后,针对当时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中国人民银行落实宏观调控要求,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确保货币增速在当年从高位回落,有效抑制了当时经济领域的过度投资倾向。在“十一五”前半期,针对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大及流动性偏多、物价出现持续上涨压力的情况,中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从紧,并于2007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通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冲了外汇流入投放的大部分流动性,并先后7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8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对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随着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中国也面临着通缩风险。针对这一复杂局面,央行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并助推GDP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的6.5%上升至四季度的11.3%。
  
  2010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缓解、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国内通胀预期上升,对此央行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应对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迹象,中国先后两次下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企业融资成本的下行,目前经济正处于筑底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和积极迹象正在显现。
  
  回顾十年来,中国货币调控日趋成熟和完善,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为经济的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李鑫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