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8月2日 星期六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首页 > 教育 > 教育专题

老师标价实施奖惩制度 学生质疑以罚代教

来源:厦门日报   编辑:   2013-01-15 08:39: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争议

  学生反映,英语小测标准被老师划为60分-90分几个等级,考试进步就奖励现金,退步就扣钱,迟到旷课也要“罚款”,没做作业就要给全班买笔。有的同学每天要被罚四五元,还有同学“欠费”。

  “个人尝试”

  该英语老师称,她尝试这种办法,只是希望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已取得一定效果,“多数同学表示认可”。用来奖罚的那些钱,她都不会经手,而是交给科代表登记执行

  事件缘起

  将学生划分标准

  退步罚钱进步领钱

  厦门十中初三10班学生晓楠(化名)说,英语每天早上都有一个小测,内容包括单词、词组以及句子等。最近,英语老师刘老师按照学习成绩,把同学们划分为几个标准:小组长90分,一些同学80分,最低的同学被定在60分。刘老师规定: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分数标准,超过了就奖钱,达不到就要扣钱。一个单词、词组一般是5分,句子是10分。也就是说,90分标准线的同学,只要错了2个单词或者1个句子以上,就要罚钱,罚多少按照每个人的分数来定,一般差10分是扣1元,扣的钱交到英语科代表那里管理;当然,超过标准线的同学也有奖钱,一般也是超过10分奖励1元钱,也是到英语科代表处领取。

  “我们班有的同学每天就要被罚四五元,罚一两元的也不少。”晓楠说,罚的总是比奖的多,所以就会有钱积攒下来,不管罚钱还是奖钱,“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该校初三9班学生晓媛(化名)表示,他们班的英语老师和10班的英语老师是同一位,因此班上也是实行这种办法。刘老师还强调,她讲过的题目,只要学生写错了,一分罚一元;然而,考好的同学奖励并不多。这种办法实行不久,该班级的英语科代表已经“收入”100元左右,还有同学欠款。

  “老师说,期末的时候,考试进步的学生就奖励现金,剩下来的当班费。”初三9班学生晓娟(化名)说。

  学生不满

  老师“以罚代教”

  迟到旷课都要“罚款”

  “这种奖惩方式,我们班的确有很多同学不能理解。”晓娟说,刘老师平常比较严格,虽然这么做是为了激励学生提高成绩,而且老师自己也没经手那些钱,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引起不少同学的不满。

  晓楠也认为,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初三学生都没有经济来源,不是拿家长的钱,就是拿自己吃饭的生活费,这种奖罚现金的做法不是好现象,更像是一种“以罚代教”的行为。

  对该老师的印象,晓楠表示,刘老师的确是上课上得好,写过的一些论文还获过奖,证书也给学生看过。但是,对于该老师的一些做法,晓楠还是不大认同:初二时,也是这位老师在班上实行了“买笔办法”。学生没做作业就要买笔,一下子就要买几十根,然后发给全班同学。“其实我们收到笔时也不会太开心,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晓楠说。

  记者了解到,刘老师还是初三9班的班主任。 “我们班除了英语小测,迟到什么的也要罚钱。迟到罚5元,旷课一节罚10元,阅读没用红笔罚一元,没画线也罚一元。”晓媛说。

  老师回应

  这种奖惩“尝试”

  只为提高学生成绩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刘老师,反馈了学生的意见。“有些孩子的学习真是太被动了,我只是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成绩。”刘老师说,她带的班级虽然是普通班,但通过师生一起努力,照样能考到年段第一。针对有些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她尝试着采用奖罚办法,希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制定的分数标准因人而异,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刚开始从30分到80分都有,后来有学生成绩提高了,她也相应提高标准,小组长轻易就能达到80分了,她就提高到了90分。

  刘老师表示,在她看来,她从元旦尝试这种办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9班有一个学生,以前英语考到20分以下,后来有一次竟然考了90几分,他到科代表那里领奖金时也很高兴”。刘老师还举了10班一个同学的例子,这个办法实行后,该同学的英语成绩提高到90几分,几乎每天都能拿奖金。而且,从元旦前后的班级成绩对比来看,总体成绩也是有所提高。刘老师认为,这个办法还是得到大多数同学认可的。

  刘老师强调,这只是她个人想出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办法,她并没有插手钱的管理,并不能简单地说是“以罚代教”。不过,得知一些学生通过网络反对此事后,刘老师表示会进一步和学生沟通,出现反效果的话她不会继续坚持用这个办法,而是选择停止。

  昨日,记者没有联系上厦门十中的校领导,还没有听到他们关于此事的说法。本报将继续为您追踪报道。 汪长福

李鑫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