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受理”再升级 服务“实打实” 全力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

2019-12-04 14:3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12月4日讯 (记者 薄晓娜 通讯员 徐群) 今年以来,政务服务中心以人民满意为中心,抓住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以“一窗受理”为突破口,深入践行“院墙理论”“口碑理论”,聚焦痛点、解决难点、打通堵点,以品质上的“金牌服务”和效率上的“金都速度”,着力打造全市放管服改革升级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准服务,注入了新活力,激发了创新创业新动能。

  一、打通窗口通道,变“多窗跑”为“一窗办”

  面向不同市场主体,挖掘所需办理证照之间的联系,寻找共性特征,搭建“多证联办”服务平台,改变以往各事项分段、独立审批的模式,集成“一表通”“流程优化”“时限压缩”等多项改革措施为一体,为市场主体提供“一次申请、一表提交、一次勘验、多证同发”的集成审批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降低市场主体准营的制度性成本。一是实施窗口重构整合,打通“院墙”按照板块集中、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一口出件的原则,打破原有窗口的条条框框,实施分类重组、改造升级,将厅内37个独立窗口设置为商事登记、建设项目审批、综合办税、不动产登记、公安综合服务、综合事务等6个综合服务区,变“一事多窗多头提交”为“一窗多事一次搞定”。二是推进材料瘦身,全面化繁为简。对274项许可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取消“奇葩证明”,消除模糊语言,清理“兜底条款”,明确每项事项办理时限标准,以“一次性告知清单”面向社会群众,真正做到“人人看得懂、个个会办事”。经3轮梳理,调整、优化、减少审批材料315件,审批时限平均压缩率41%,审批效率提升62%以上。国地税窗口推出“套餐式”服务,把多次填表、多个流程、多次跑路转化为一次填表、一次流转、一次跑路,确保纳税人需要办理的事项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为纳税人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三是进行流程再造,实现集成服务。将220项事项纳入“一窗受理”模式,进行梳理整合、审批再造,取消“重叠”审批、消除“搭车”审批、归并“同质”审批,实现“一个窗口统一接件、部门内部联动办理、一个窗口统一出证”的“一窗式”审批模式。不动产登记“一窗”推行以来,全覆盖二手房交易、房产继承等所有25项登记业务,打破了过去国土(不动产登记中心)、住建(住保中心)、地税三窗分设的传统模式,审批由原来的3窗3套材料8个环节变为现在的1窗1套3个环节;时间由原来的最长3个月变为现在的最短10分钟。

  二、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改“串联审批”为“联审联办”

  聚焦投资项目环节多、评审多、报件多、周期长的难点问题,采取联合办理、容缺受理、跟踪服务等方式,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全力做到从开办企业到项目手续办理、交税办税的“一站式”服务和项目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册、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完毕、45个工作日拿到施工许可的“1345”目标。一是建立联审联办机制。重大投资项目推行“联席会议”“联动审批”“联合踏勘”,做到清单一次性告知、情况一次性对接、材料一次性审核、现场一次性踏勘、结果一次性送达的“五个一标准”。属本级审批权限内的重点项目按照立项、用地、规划、施工等阶段,分别由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牵头实施并联操作;在审批过程中对项目方案审查过程中对事项实行联合办理;对现场勘查由牵头部门召集实施一次性踏勘。今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15次,开展现场一次性踏勘11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76个。二是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将依法办事与灵活服务相结合,变被动执行到主动服务。制定出台了《招远市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公布了可容缺受理清单,涉及事项49项,推行一边准备材料、一边受理初审的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允许申请人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部分资料不规范的情况下,给予先期受理,其余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补充齐全。既确保了审批事项办理的严肃性,又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服务对象,不再让服务对象来回跑、反复跑,真正实现了将服务体现到细节中去,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去。今年以来,30个重大项目已有9个项目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三是建立项目审批“动态监管”机制。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一事一档、专项管理”机制,建立项目决策、用地审批、规划报批、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全程动态管理台账。重点对30个省市级重大项目手续推进情况逐一明确单位,进行动态监管,全程督办,办出项目审批的“加速度”。目前,30个重点项目已有8个项目的16项手续在高效审批规定时限内顺利办结,其中玲珑集团汽车检测项目从要点审查到施工许可仅用了2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数倍。

  三、畅通信息渠道,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大力推行以网上办理为主要方向,实体大厅办理为主要支撑的多渠道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云政务生态系统,实现办事“认得到门,找得到人”,从而提升办事效率。一是搭建线上高效服务平台。依托山东政务服务云平台,搭建了“不动产一窗受理服务平台”“项目并联审批服务平台”等个性化功能模块,实现了“线下一窗受理、线上集成服务”功能。其中,发改窗口除涉密项目外,均实现投资项目监管平台“一口受理、网上办理”,通过在线平台受理项目申请,实现项目审批全流程可办理、可查询、可监管,变“企业跑”“部门跑”为“数据跑”;企业投资的政府核准目录外备案类项目已经完全做到“网上申请、网上备案”,真正实现“零跑腿”。二是推动网上申请办结全流程大闭环。先后实现了纳税证明、企业登记注册等21项服务网上全流程审批,通过网上申请、后台审批、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最终与EMS自动对接实现快递送达,形成了网上办事的全流程闭环,做到“只跑一次腿或零跑腿”。三是推行“掌上政务”服务新模式。以中心微信公众号为依托,推出了“排队信息”“预约办件”“网上预审”“办件查询”等服务功能,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办理审批手续,做到“逛淘宝”下单一样简单。国税局推行“51盒子(云开票)”系统,纳税人通过微信群即可申请电子发票业务,使定额发票告别纸质发票时代,让办事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四、拓宽服务通道,用“贴心”服务赢“民心”赞誉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延伸审批服务神经末梢,开辟“直通车”“一对一”等个性化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一线下沉,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一是推行精准服务。以升级《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为抓手,梳理不同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办理的证照,摸清市场主体需求,各窗口按照“三牌一架两本”标准模式,统一制作便民服务“菜单”,改群众“点菜”为窗口“端菜”,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一站告知市场主体需要办什么,在哪里办,怎样办,让群众办事一问就知、一看就明、一听就懂、一办就成,使精准服务更契合市场主体需求。二是开展应需服务。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全天候即时应需服务,8小时工作时间外随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定人、定时服务,让办事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心服务的人性化和便捷化,同时签订邮政EMS物流快递服务协议,开展非涉密证照100%无偿寄送服务。今年以来,共为办事群众提供预约服务24次、上门服务52次、延时服务61次,提供无偿寄送服务600多次。三是实施“无偿代办”服务。成立代办科,设立重点项目代办窗口,对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无偿帮办,为企业跑手续、解难题。目前共为企业代办了124笔业务,其中烟台市级15笔,市级109笔,切实解决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夏晗莫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