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里,升起不落的歌声
来源:北大讲堂 编辑:乐音 2014-03-23 10:49:00
——讲堂文艺记者专访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
几十年前,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轰动全国,传唱至今。几十年后,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著名歌唱家刘秉义老先生唱响讲堂,再谱时代新曲。10月25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的“沐阳浸月”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系列音乐会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重阳演唱会上,刘老应邀来到北大演出,讲堂文艺记者有幸与这位歌唱大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坐在记者对面的这位老先生,精神矍铄,为人爽朗。采访之前,为了使采访内容更加详实、有条理,他仔细地看完采访提纲后,针对采访方式等问题给记者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刘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从这一微小的细节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采访过程中,问答之间,刘老尽显大家风范。
弃笔从军 为戎高歌
刘秉义老先生从1951年正式走上歌唱道路至今,已经在舞台上演唱了58年。而要追溯起当年刘老与歌唱事业的结缘,则不得不提到50多年前那场炮火纷飞的战争。“那时候,我才16岁,对歌唱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我之所以走上唱歌这条路,很大原因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在刘老充满回忆的诉说中透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1948年刘老的家乡秦皇岛就解放了,整个小城到处都是锣鼓喧天,喜庆热闹。还在上中学的刘秉义每天跟着文艺宣传队到各个地方宣传积极思想和进步理论,载歌载舞,十分兴奋。然而很快,随着朝鲜战争的开始,整个东北边境陷入紧张局势。
“当时全国上下军民一心,年轻人都想要参军。青年学生热血沸腾,从1950年开始就有大批的学生报名参军,走向战场。在一次部队选拔中,我有幸入选。奔赴战场之前,我们先到石家庄附近的一个炮兵营学习。在这期间,我偶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的文工团选中,只能服从组织转而从事文艺工作。这应该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很多人说刘老是一位从硝烟里走出来的歌唱家,一点也不夸张。他自小在学校就是文艺骨干,进入文工团后,因为嗓子好被分配为歌唱演员。当时的文艺兵并不懂高中低声部、独唱重唱这些声乐常识,只是凭热情来做。刘老告诉记者,因为战时条件艰苦,文工团里唯一的设备就是一台手风琴,很多歌曲也都是即时创作的,还面临着随时都会被空袭轰炸的可能。但这些并没有降低刘老的热情,他说:“文工团里的很多老同志,都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就从事文艺工作了,他们当年在战争中的光辉历史让我很敬仰。”
当时在战场上,文工团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迎来送往”,战士出征之前为战友送行,鼓舞斗志;战争结束归来后缅怀战友,欢庆战功。死亡在战场上司空见惯,当一场战役结束,指导员数人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整整一个班都在战场上牺牲了,“朝鲜战场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对于死亡的概念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16岁到18岁,刘老在朝鲜战场度过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两年。刘老说:“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这两年的时间很短,但是它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生活的苦难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痛在我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学无止境 铸艺始成
战时在朝鲜的日子里,刘老曾有机会在当时的朝鲜国立剧院学习唱歌。“战争时期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条件很艰苦。我在那里的声乐教研室学习了一个月左右,师从一位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朝鲜音乐老师,这位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唱歌,算是我歌唱道路的启蒙者。”
而刘老真正的音乐启蒙老师则是中学时候的一位音乐教师,是他让刘老从最初盲目的喜欢到开始正规学习第一首歌曲,培养了刘老最初的音乐情结。说起这位昔日的启蒙老师,刘老充满了感激。“因为看我唱歌唱得好,所以他经常让我去他家里教我唱歌。他教过我的很多歌都是当时的禁歌,例如《延安颂》等等。解放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位音乐老师是一位地下党员,通过教青年学生演唱爱国革命歌曲,来宣传革命,鼓舞斗志。”
1955年回国之后,应国内建设的需要,刘老随文工团被分配到了当时远在广西的铁道部。刘老是一位好学之人,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到各地演出时就会拜当地的老师学习,哪怕只是听一点皮毛也会感到有所收获。1957年夏天,22岁的刘秉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面试,他选了两首歌,准备了两个月,最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从此开始了正式的专业学习。
入学之后,由于没有声乐基础,一切要从头学起。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节衣缩食,苦度三年。学生每天的体力只能维持上主课,所有的业余活动全部停止,即便这样,大家身上都是浮肿的。在艰苦的条件下,刘老度过了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几年,为日后演唱众多广为传唱的歌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传唱 民族情结
1964年,刘老的一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开始传唱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受到了全国群众的热烈好评。当时全世界都说中国是贫油国家,所以当大庆油田喷出第一股油的时候,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的铁人精神鼓舞了当时的很多人。
“这首歌1964年一创作出,我就唱了,然后开始广为流传。当时中国唱片公司用一上午的时间为我录了这首歌。”刘老说他喜欢这首歌,首先喜欢它的歌词,这首歌的词作者本身就是一位石油工人,他写出的就是石油工人的心底话,写出了一位石油工人的开阔胸襟,几句简单的词就概括出了对祖国大地的热爱。“‘我就不信地球上的油全在外国人的脚底下,我们终于把外国人强加给中国的贫油国帽子甩到了太平洋’。虽然说是一首行业歌曲,可它符合中国人民的心情,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也是它为什么传唱至今的原因。”
《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响后,刘老每每出外演出,总有很多人递纸条,希望亲耳听到他演唱这首歌。80年代初,正是港台流行歌曲风靡内地的时候,一次,刘老在一场大学生的晚会上再次唱响这首歌时,引起的反响超乎意料。本来他以为台下的学子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根本不熟悉那段历史。谁料到,音乐一响,台下的同学们情绪高涨,将整场晚会推向了高潮。“这首歌跨年代,却不跨年龄段,是它内在的力量感染了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只要民族情结在,听到这首歌就会热血沸腾。”
除《我为祖国献石油》外,刘老的另一首歌《回延安》自1976年首唱,至今也已有很长的延续时间。歌曲描写了一位老干部重回延安,站在高塔之上回望过去的情景,表现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但《回延安》是一首艺术歌曲,不如群众歌曲一样容易上口。而《我为祖国献石油》能够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一首群众歌曲,易上口传唱。
百花齐放 常学常新
近年来,《我为祖国献石油》等一系列经典红歌又重新出现在了观众们面前。关于红歌会,刘老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红歌会,可以使一大批群众熟悉并了解这些经典歌曲,并广为传唱。注重历史的延续和经典歌曲的普及才有助于做到真正的百花齐放,群芳竞艳。老百姓喜欢什么,就可以听到什么,各种艺术都可以得到很大发展,而我们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刘老认为老百姓有句老话“井要钻得深,井口要开得大”说得很在理,要想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音乐的普及和教育一定要跟上。基于这个想法,已经74岁高龄的刘老说“只要身体还好,还可以唱,我一定唱,决不放弃,不能唱的时候也绝不滥竽充数。”
从2005年刘老满70岁至今,他每年都会举行一两场音乐会。刘老说自己做音乐会有两个目的:第一,搞了一辈子音乐,现在不能把仅剩的精力铺得很宽,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而会有选择地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唱一场音乐会能有章有节地把自己全面地解剖在观众面前,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纰漏,这是个很有力的鞭策;第二,刘老希望能让民族传统保持下去,改变很多观众坐不下来、没有耐心听一场音乐会的现状。
曾经有朋友问刘老,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在搞音乐会,难道还缺名缺利吗?刘老说:“虽然我不缺名也不缺利,可我干了一辈子,对这个有兴趣,我希望大家也有兴趣。我70多岁的人可以干,你们年轻人也可以干。现在缺少这样的音乐会,很多人把不用电声、不请嘉宾作为新鲜事,但在以前这些是最普遍的,是开独唱音乐会的必要条件,这也是为什么吸引观众的原因。”
刘老由衷地说:“在我有生之年,在观众还喜欢听的前提下,我会一直唱。在每一个阶段,我都注重自己的基础,我不知道在我的生命结束之前,会不会觉得已经把所有的声乐问题都领悟明白,往往克服一个原有问题就会出现一个新的课题。然而只有不断地探索,才会对这个事业有新的体验。学无止境,常学常新。”
后记:谈起刘老来讲堂演出的感受时,他说:“北大的观众具备了很高的文艺素养,这与讲堂所做的工作密不可分。讲堂是一个宝地,给北大师生带来了很多文艺盛宴。我去讲堂演出的时候,深有体会。只要有机会,你们的讲堂我还想去,只要年轻学子想听爱听,我会一直唱。”
文/牟欣桐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