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漫谈声乐学习中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

来源:歌唱艺术   编辑:赵振岭   2016-09-04 14:29:00   作者:赵振岭

  说起声乐学习中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声乐和学习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从模仿开始,大家似乎都明白,但是在教学和表演实践中却常常忽略或始终停留在表浅认知层面,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开启声乐艺术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其实,注重语言模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创造歌唱灵性的大智慧。近些年来,很多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因受到媒体、社会环境的影响热衷于演唱创作歌曲、晚会歌曲和军旅歌曲,对传统民歌却知之甚少,即使唱过几首也是把不同地域的民歌唱成缺滋少味的“一道汤”。过去音乐院校都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其中“民歌模唱”更是声乐专业的必考科目,很多老一辈歌唱家都积极主动地向民间艺人学习;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此课程不够重视,往往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因枯燥无味而遭到学生的抵触和厌倦。这种窘困,应该是民族声乐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

  在民族声乐专业的教学中,传承和学习演唱传统民歌既是我们的文化责任、教育责任,也是培养和发展专业技能的必修课。当然,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演唱不同于“原生态”歌手的演唱,我们要用科学的唱法提高民歌演唱的民族性和艺术性。然而要想唱好民歌首先要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因此了解和学习一些地方方言是演唱民歌必要的准备。歌唱首先要有语感,有了好的语感才可能有好的乐感。其实不管是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还是中国的山东话、山西话,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方言。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乃至戏曲、曲艺,对语言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歌唱归根结底是语言的夸张、放大和传送,声音的训练和语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承接和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被称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即所谓“两地不同俗,异乡不同音”。各地民歌和方言相生相容,方言被称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和地方戏曲一样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共同构成地域文化体系。反过来说,当下受到广泛关注的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中一大特征就是方言缺失。那是因为方言的特性在普及普通话的进程中被“普通化”了,进而失去了方言所附着的文化基因,因失去个性而趋同,失去了方言韵味的民歌就会变成一具“音乐僵尸”。因此,民族声乐艺术无论是歌曲创作还是演唱,都要紧紧扎根于民族语言。在演唱中国传统民歌和富有地域特色的歌曲时必须要学习其所在地域的方言,要学会模仿并抓住方言的特点、韵味,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节奏律动。一旦掌握其要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赋予歌曲演唱极大的灵性。

  方言模仿的要素

  1.音调的模仿

  中国北方的大部分方言(以汉族语言为例),属于旋律性较强的语言,且具有旋律多变的语言特征。比如以冀东方言唐山话说:“你做(发‘揍’音)啥去(发‘切’音)?”这句话的旋律为‘3-ⅰ-6-6’,头两个字的声调就是六度大跳的音程,这种上挑下滑的“老呔儿”调是冀东方言的突出特点。冀东民歌《小看戏》《捡棉花》都有这样的语言特征。声调起伏、棱角鲜明是北方方言的特征,受语言影响,北方戏曲多以梆子腔见长,铿锵顿挫、高亢明亮;曲艺多以说唱为主;民歌则是依字行腔的连说带唱。一首歌词按照方言朗诵,不用修饰,只是按照语调节奏和音高变化记谱便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按照冀东方言创作的《槐花海》、山东曲阜方言风格的《说聊斋》、豫剧风格的《蛤蟆洼》,等等。据说当年乔羽先生就是在电话里用地道的曲阜话给作曲家王立平念《说聊斋》的歌词,王先生把乔老爷朗读歌词的字音、语调记录下来便创作出了这首歌曲。中国南方的大部分方言,比之北方方言更轻巧、绵软且富有节奏感。如果说北方语言是有声有调的、旋律性较强的语言的话,那么南方语言则是声调多变的、节奏性较强的语言,所以南方的戏曲、民歌与北方相比,更低沉委婉、讲究韵味。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断腔”篇,开头两句便是“南曲之唱,以连为主。北曲之唱,以断为主”,即概括了南北曲子演唱的语言特点。南方语言元音和辅音均比北方多,组合方式也更复杂多变。比如苏州话就具有软绵轻浅的特点,现代新派苏州话就有28个声母、43个韵母、7个声调。与北方不同的是,苏州的评弹和民歌在咬字上清浊分明,弥补了苏州话发音软糯的不足,追求的是旋律的粘连和婉转。模仿方言音调的难点,就是方言音调中音准的把握,学不好很容易跑调。在模仿方言的音调时,也特别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各地方言节奏复杂多变,强弱重音也不一样。多多模仿各地方言,对声乐演唱的音准、节奏训练会有很大的帮助。就像优秀的相声演员说、学、逗、唱样样都行,即使有的不识谱但学唱戏曲、歌曲从不跑调,这和他们精于模仿有很大关系。

  2. 音色的模仿

  不同地域的方言具有不同的音色,音色的差异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发音规律,由于咬字发声时使用的部位不同、阻气方式不同、使用腔体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泛音也不相同。每种方言所具有的音色,都有特殊的意味。一般来说,人对自己熟悉的音色的区分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对自己没有听过的方言和其所具有的音色就很难辨别了。经常模仿方言,就能锻炼对方言特有音色的捕捉能力,容易发现和总结方言之间的不同和规律。声乐演唱和乐器演奏一样,最高的追求和境界是音色的纯正,培养对不同方言特有音色的灵敏反应和准确的辨识能力对歌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韵味的模仿

  模仿方言的韵味和美感是获得演唱韵律美的重要手段。韵味指的是方言中的虚词、衬字、叠字、儿化音、舌颤音、前鼻音、后鼻音等方言发音和咬字的特征。这些特征如果能模仿得纯正地道,语言的韵味也就出来了,歌曲的演唱也就有了灵魂,一句乡音、一首乡谣就像家乡的饭菜一样勾人魂魄,让人充满回忆和感动。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中唱道:“羊肚肚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个话话(哎呀)招一招个手。瞭得见那村村(呦)瞭不见个人,我(发‘饿’音)泪个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地道的陕北方言和凄美苍凉的音调,带着一股苦涩酸楚的味道直入人心。1986年我第一次听民歌手孙志宽面对面地唱这首歌儿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陕北的方言和陕北的音调,陕北的音色和陕北的味道,血肉长在一起,难以分割。如果用普通话演唱,显然不可能达到这种感人的程度。山西民歌《走西口》、东北民歌《看秧歌》、山东民歌《绣荷包》、湖南民歌《洗菜心》、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和贵州民歌《摘菜调》等,这些歌曲的演唱者,如果不是当地人或会模仿当地方言的人,是唱不出味道来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