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教育 > 声乐合唱类

发现和挖掘歌唱的头腔共鸣

来源:声乐教学   编辑:卓乜俊也   2015-05-09 15:40:00   作者:卓乜俊也

  人体的头腔共鸣歌唱发声中相对于其他部位的共鸣来说,更具有扩大声音音量,调节和改善音色,使声音集中,充满弹性、爆破力和穿透力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学习歌唱发声的一定要发现、挖掘和使用好人体的头腔共鸣。

  一、发现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是人体头腔部位固有的一个共鸣功能,不仅是歌唱才必须或者才能够用上它,我们日常说话言语,或多或少也用着它。我们平时很少发现它,谈论它,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有意识地运用它,留意它和研究它。之前,我们讲过,歌唱与说话的声音发声的最大区别,就是否充分运用人体的共鸣腔,现,我们为了研究歌唱发声而探讨和研究共鸣,所以,我们一定要发现和留意它。

  头腔共鸣,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头腔部分产生的共鸣,它主要包含鼻腔共鸣和头骨各腔体综合作用产生的共鸣作用。因为头腔位于人体的最高位置,所以头腔共鸣也产生于其他共鸣的最顶端。鼻腔和头骨各腔相对于人体的腔、咽腔和胸腔来讲,空间体积较小,按照声音的形成和传播的原理,它最容易形成共鸣,而且,它产生的共鸣更容易和更利于传远。怎样发现头腔共鸣呢?用哼鸣音最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哼鸣音是用鼻子轻哼,而产生的音响形象,类似于病人用鼻子呻吟的声音。唱哼鸣音的时候,气息力度一定要"轻"--象病人呻吟一样的气息力度,头腔和、咽腔状态一定要"松"--鼻腔最好不用力,咽腔保持松弛。这种状态下形成的声音,(感觉上)产生于头部眉心位置,腔和咽腔均很少能感觉到声响。这个共鸣效果轻巧、集中、明亮,富有金属感,这就是头腔共鸣,也叫做"声音的点"。

  二、挖掘头腔共鸣

  尽管头腔共鸣是人体固有的一个共鸣,但是,由于运用习惯,因人而异,人们因为不重视发声的有效方法,甚至久而久之,养成了忽略头腔,仅用腔和咽腔发声,发声器官用力以致用声紧张费力的习惯,有些人头腔共鸣不够丰富。因此,无论是歌唱还是讲话,出于有效发声的需要,挖掘头腔共鸣是一种必要。怎样挖掘头腔共鸣呢?首先,要找到和分析缺乏和缺少头腔共鸣的原因。人们讲话和歌唱缺乏头腔共鸣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1、声源不良:声带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源头,声带健康和正常运作是有效发声的关键。声带如果有先天或者后天的闭合不良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发声。

  2、参与发声的器官紧张,造成气息和声音传送通道肌肉组织僵硬和不畅通:发声器官包括腔、舌头、上下颌、咽部和颈部肌肉等,有些人长期养成不科学的发声,造成用声时发声器官的局部和关联部位肌肉紧张,这是影响头腔共鸣的运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3、缺乏气息支持:"无气不成声",按照声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声的传播需要气息的支持,人体发声中共鸣的产生和形成,尤其需要气息的支持。

  三、加强对发声原理和共鸣产生原理的学习,提高认识水平。

  这方面的学习是理论性学习,尽管有时显得较为孤燥无味,但是,理论学习的确也是必要的。因为发声练习单纯感觉来记忆和巩固是不牢固的,要知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是学习发声的最佳方法。人体之所以能发声,(1)是因为有气息从肺部呼出,吹动声带,产生两声带的碰击,这是原始声源。(2)由于声带的摩擦和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这就是声音的传播。(3)当振动的空气充满发声腔体后,这个腔体就产生了回响和共鸣。(4)由于人体的共鸣腔有大小之分(比如头腔比咽腔和胸腔都小),所以振动的空气充满的时间有先后,难度有易难之分。(5)一般说来,头腔是最容易产生共鸣的腔体,所以练习产生共鸣的发声,获取头声是第一步,也是获取人体共鸣中极其重要的一步。(6)根据缺乏头腔共鸣的原因,分别使用医治和改善的方法,让头腔共鸣逐渐形成和清晰集中。

  一般来说,上列第1种情况中的发声情形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医治,而第2、3中情形,仅需要发声训练加以矫正就行了,比如:如果经过分析,确认缺乏头腔共鸣是因为发声器官肌肉紧张,那么,就应该进行一些发声器官放松的发声练习,让这些发声器官发声时,习惯于保持自然状态。如果确认缺乏头腔共鸣是因为发声缺乏气息支持,那就应该训练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气息来讲话或者歌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