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毓璜顶医院宋轶鹏:发心于患者做生命之光的守护人

2024-04-09 16:51:3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晨

宋轶鹏(右一)团队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宋轶鹏(左二)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宋轶鹏(左四)团队在查房

  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姜宗延 烟台报道

  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06万。痛苦、无望、死亡……一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字眼让无数癌症患者及家属承受着无尽的痛苦与折磨,他们如同深渊中的溺水者,拼命想要抓住救命的稻草。“我们要用过硬的技术给予患者希望!”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中心、放疗科主任宋轶鹏愿意做那根坚韧的救命之草,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那一袭白衣,才能彰显医学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价值。

  精准爆破 个性施治: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神奇的背后有高人

  “如今的放疗不仅更精准,而且更便捷舒适,对于早期癌症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作为全省知名的放疗专家,宋轶鹏认为,当下正是放疗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唯有将最先进的技术紧紧攒到手中才能让患者最大获益。为此,宋轶鹏要求自己必须勇立潮头,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也让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技术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简称SBRT,是近年来放疗领域最闪耀的一颗新星。与常规放疗相比,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的靶区定位更准确,每次分割剂量更高,分割次数更少,可以获得更高的生物有效剂量,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解决了以往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窘境。2017年,在宋轶鹏的努力下,烟台毓璜顶医院开始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SBRT的出现是肿瘤患者的一大福音,是真能救命的好技术,我们用该技术也创造了许多奇迹。”小细胞肺癌被称为肺癌之王,临床治愈率很低。曾经一位70岁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绝望地走进了宋轶鹏的诊室。该患者经过化学治疗后,肿瘤虽然明显缩小,但影像学提示肺部还有明显残留,如果不抓紧时间处理,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复发与转移。

  面对转瞬即逝的治疗窗口期,宋轶鹏果断地为患者制定了SBRT放疗方案,本来站在悬崖边上的患者,在经过一次治疗后,肺部的残留灶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如今患者已平安度过5年时光,成功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

  “SBRT在临床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对于早期局限期、孤立肿瘤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而对于一些进展期的患者,SBRT同样具有快速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宋轶鹏介绍,目前,SBRT正逐渐应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曾经一位女性胰腺癌患者因肿瘤浸润侵犯胆管造成梗阻,就诊时患者黄疸严重,全身奇痒无比极度痛苦。宋轶鹏认为,SBRT是快速缓解症状的最佳方案,果不其然,在经过数次治疗后患者的梗阻便得到了解决,黄疸自然也就消退了。

  “很多人都说我们放疗科很神奇,但其实,世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们之所以能够为患者赢得生机,关键是我们有过硬的技术。”宋轶鹏表示,SBRT想要发挥最大效能,医生必须制定出恰到好处的靶区和剂量方案,任何一点误差都会给患者造成重大损失,而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宋轶鹏和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我们科的医生晚上几乎没有9点之前下班的,我们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大家下班后都会在科里学习一段时间,常年如此,已经成为了大家的生活。”宋轶鹏告诉记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放疗科医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没有恒心是很难做到的,而大家之所以如此拼命,最大的动力唯有“患者”二字。

  影随其形 动态施治:影像引导放疗技术成为肿瘤新克星

  谈到患者,宋轶鹏常常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紧迫感,总感觉自己精进的速度不够快,总感觉还有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这种自我加压也让宋轶鹏拥有了更多挽救患者的底气。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当下最为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它可以通过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监控,并引入时间因数的概念,充分考虑了解剖组织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真正做到了精准治疗。

  “往常,我们对于胸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是很小心的,因为患者的呼吸会让病变位置产生位移,如果治疗不慎,甚至会出现放射性心脏损伤等严重后果。”宋轶鹏坦言,IGRT对放疗而言是战略武器,它不仅更安全而且更精准,也让许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IGRT发挥最大功效,宋轶鹏团队创新实施了深吸气摒气+IGRT技术,该技术有效提高了乳腺癌及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中的安全性,为无数患者带了希望。

  “要不是宋主任,我估计已经没了。”曾经,一位乳腺癌患者不幸发生了胸膜转移,由于病灶位置欠佳,常规放射治疗风险较大,很多人看了片子都望而却步,面对危在旦夕的患者,宋轶鹏坚持收下了病人,并通过深吸气摒气+IGRT技术成功为患者消除了病症,不仅挽救了生命,更让患者拥有了高质量的生活。

  “对于放疗科的发展而言,高精尖的设备是基础,但想要杀敌关键还要靠使用它的人,所以,医生的精进才是让患者获益最大的砝码。”近年来,在领导的支持下,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设备总价值已突破亿元,面对不断壮大的硬件实力,宋轶鹏反而更努力,如果以前对待工作是奔跑状态,那如今的宋轶鹏更像是在冲刺,时不我待、不舍昼夜成为了他最真实的写照。

  “虽然我们的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我们必须承认癌症仍然是很强大的对手,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时间真的就是生命,我们一丁点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要跟疾病抢时间,要为患者抢时间。”宋轶鹏坦言,患者的生命往往就在医生的一念之间,这种巨大的责任“逼”着自己不能停下精进的脚步。

  准确诊断 规范治疗:多学科会诊让患者治疗事半功倍

  为了走在肿瘤治疗的最前沿,在医院的支持下,宋轶鹏远走美国,并成为了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博士后。作为一名中国人,站在全球最顶尖的肿瘤治疗中心,宋轶鹏深刻地感受到了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对肿瘤患者的重大意义,回国后,宋轶鹏大力倡导肿瘤患者的多学科会诊(MDT),通过MDT,患者可以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最恰当的方案,这对于癌症的治疗具有战略意义。

  “癌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特别是一些复杂病例,更需要各个学科医生的通力合作才能找到最佳路径,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弯路是走不起的。”在宋轶鹏不懈推动下,目前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初治肿瘤患者MDT率超过90%,许多疑难病例在多学科专家的集体智慧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方案。

  曾经一位肺癌患者突发眼疾,做了详细的检查均未发现问题。万般无奈之下患者申请了MDT,在宋轶鹏的主持下,多学科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讨论,综合各科室的意见后,宋轶鹏认为患者的眼疾极有可能与脑转移有关。在认真研判患者的核磁共振片子后,果然宋轶鹏在一个极隐蔽的地方发现了2毫米的转移灶,由于压迫了视神经而导致眼疾。

  明确诊断后,宋轶鹏凭借多年经验怀疑患者已是多发脑转移,而新的核磁共振再次印证了他的判断。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宋轶鹏为其制定了全脑加局部的放疗方案,由于治疗及时,患者的眼疾不仅恢复正常,而且转移灶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最大保障。

  “作为一名合格的肿瘤医生,我们必须要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预判,有的时候,患者需要医生给他拿主意,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医生必须要有这个能力。”宋轶鹏坦言,肿瘤医生要善于引导患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这种引导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学习与精进,是无数经验的积累。

  目前,宋轶鹏不仅是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中心的领头雁,他还承担着青年医生的规培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面对年轻人,宋轶鹏不再是患者眼中的慈眉善目,而是“锱铢必较”的严师。

  “对年轻医生的‘严’就是对患者的‘好’,从某种意义上讲,肿瘤医生没有犯错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像一颗钉子般死死地钉在临床上,全身心地钻进去。”宋轶鹏要求科室医生要做全能战士,要充分掌握解剖学、影像学、病理学、诊断学和人文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正是因为这种工匠精神,从宋轶鹏手下走出来的医生几乎个个都是精英。

  在2023年放疗领域的省级大赛中,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的年轻医生表现不俗,拿到了山东省地市医院唯一的一等奖,面对鲜花与掌声,宋轶鹏却告诫大家切忌骄傲,这一切都是医生应该做到的事情罢了。

  “还是那句话,为了患者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不能歇口气,因为癌症不会停下脚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去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宋轶鹏对记者说。

宋轶鹏

  专家简介:

  宋轶鹏,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学中心兼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博士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后。

  山东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副主委,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疼痛医学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放疗分会常委,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近距离治疗委员,烟台市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烟台市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委。

  擅长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如调强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颅脑肿瘤及体部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一系列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擅长肿瘤的化疗、免疫、靶向等综合治疗。

初审编辑:胡昌辉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