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胡昌辉 邢晨 摄像 孙忠涛 烟台报道
2021年1月23日,芝罘区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芝罘区人大代表李坤提交了《建立电信网络诈骗社区网络化防治机制》的建议。李坤表示,以社区为单元,通过建立智慧社区作为创新点,逐步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社区网格化防治机制,将在源头上阻击电信诈骗,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李坤介绍,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是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疫情防控中,芝罘区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采用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模式,将防疫责任落实到基层网格员,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实现点对点精准摸排,构建了“全覆盖、满要素、全智能、大联动”的防控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而防疫工作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对于电信诈骗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认为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社区网格化防治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从源头上阻击电信诈骗的有效举措。”李坤表示,将电信网络诈骗防治工作引入社区网格化治理既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要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协调、监管,更需要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与规章制度,明确反诈工作社区治理架构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反诈防治工作和宣传重心向网格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运用到其中,务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底座’,打造‘无例外、无死角、无空档’的综合防治网格。
此外,李坤特别提出,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社区网格化防治机制应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搭建智慧社区和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共享和分析,根据居民真实信息和数据,对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侵害目标进行分类,开展精准宣传。
“遏制电信诈骗,需要全社会、全民的参与。”李坤认为,未来,芝罘区应该通过政府调控、培育,整合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电信网络诈骗社区网格化防治事业之中,科研院所、高新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和组织也应该整合技术和资源,共同阻击电信诈骗。
“我认为,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能有效改变眼下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反诈工作的旧模式,强化部门协作和社会联动也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终实现芝罘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李坤说。
初审编辑:邢晨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