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 扛稳重要农产品安全

2024-06-09 18:59: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晓冬

  大众网记者 宋冬宁 烟台报道

自去年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以来,莱阳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小农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变,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2023年,莱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2.5万亩。

“政策保障+督导评价”,健全试点项目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市供销社及时编制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条件要求,合理确定补助标准范围,科学制定服务标准和合同文本,完善项目验收等内容。实施方案报上级供销社和同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二是加强督导调度。一方面,通过设计项目实施进展表、电话沟通、抽查作业清单等方式进行定期调度,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另一方面,深入项目实施现场开展实地督导检查,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建议,详细掌握项目实施计划、进展情况和存在困难问题。

三是加强绩效评价。年底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验收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推动项目真正落地产生实效。验收和绩效纳入系统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充分保证供销社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金字招牌。

“供销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架起小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桥梁

一是公开遴选,选优主体。根据“优先支持供销社持股50%以上的社有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等服务主体承担试点任务”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供销系统内公开遴选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调查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确定首批服务主体2家。对确定的服务主体实行动态管理,若发现主体不符合相关规定,将取消主体资格,新的服务主体将及时向上级申报,并争取列入下年度作业资格名录库。

二是结对联姻,共建共享。采取供销社服务组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双社联动”合作模式,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本村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并整合本村及周边村农机户、农业服务团队参与实施农业托管服务,共享每亩补助收益。

三是牵手小农户,激发大活力。农业社会托管服务,坚持以小农户为主,在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土地托管小农户占比必须达到60%以上。2023年2.5万亩试点项目中,有1.782万亩是小农户经营,涉及10个村庄的农户,占托管总面积的71.3%。方案规定小农户经营土地,直接补助标准达到每亩补助的50%以上,均通过“一卡通”的方式直补到户,让小农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利益,激发小农户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积极性,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全托管+关键环节”,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一是谋划服务项目全流程。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农产品供给,谋划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推行“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和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多环节保姆式托管服务,全程托管每季补助不超过 100 元/亩。    

二是设计关键环节促发展。围绕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和特色农业发展设计关键环节,将林果等经济作物的土壤改良、农资供施、统防统治、机械除草、水肥一体化等关键生产环节,纳入服务的关键环节;将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单环节,纳入服务的关键环节。多环节托管和单环节托管的补贴标准,通过托管系数折算补助不超过 100元/亩。   

三是多方联动护航服务。在对服务主体加大培训的同时,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指导队伍和信息统计队伍。聘请农技、农机、农经等专业技术人员、农科院农业专家组成技术指导专家团队,根据农时、农事,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引导服务主体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精选素质好、威信高、肯奉献的村两委干部、农村经纪人等担任村级农业社会化信息统计员,了解、汇集小农户分散的生产服务需求,宣传推广试点项目政策,协助服务主体和小农户完成托管服务。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