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营造“好人土壤” 遍地开放文明之花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04-10 17:06:00
大众网烟台4月10日讯 (通讯员 庆盛 海雷 科军 记者 张雪宁 实习生 赵莹) 为不断放大“好人好报”的道德正能量,莱阳市文明办组织了该市烟台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及2012、2013年度部分“梨乡好人”进行免费查体。
“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事扬善举的决心,我会用行动去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投身‘尚德梨乡’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日前,正在烟台莱阳中心医院进行免费健康查体的年度“梨乡好人”李升亭动情地对记者说道。
当天上午,共有23名像李升亭这样的“好人”先模进行了免费查体。
本次免费查体,通过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引导全社会尊崇礼敬“梨乡好人”等道德先模,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道德氛围,掀起了做“好人”、学习“好人”的热潮。
近年来,该市在全市实施了以“梨乡好人”道德建设为重点的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并将其列为全市18项重点工程之一,着重抓好发掘推荐、宣传教育、表彰激励和道德实践四大环节,实施了“梨乡好人”关爱行动,营造了一片片肥沃的“好人土壤”,逐步呈现出好人层出不穷,好人现象由“盆景”转变为“风景”的生动局面。全市涌现出各类道德典型436名,其中包括6名“中国好人”、2名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1名“中国(山东)好人榜”入围者、4名烟台市道德模范,
“我的女儿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她会继续写小说,并且努力当个编剧。她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我和她妈妈……”这是获得2013年度“梨乡好人”刘晓琳的父亲在颁奖典礼上说的一番话,现场很多观众被感动地潸然泪下。今年25岁的刘晓琳患有重度脑瘫,手脚无法伸直,但她却用单指敲出200万字小说,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3”网络人物候选人,被众多网友亲切地称为“天使女孩”。
为扩大“好人”效应,该市开展了以“梨乡好人”为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巡回演讲62场次,受众5万余人,该市还将把“好人”的先进事迹作为各级道德讲堂的主讲教材。为推动以“梨乡好人”为主题的网络道德互动,该市开通了“梨乡好人网”,开设了“梨乡好人榜”、“互动交流”等网民参与版块,营造了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在市内媒体开办“梨乡好人”专题专栏,先后组织宣传报道855次,增强了好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仅去年一年就先后有420余位热心市民通过网络、电话、邮箱等渠道推荐身边好人146位,其中有3位被评为年度“梨乡好人”,10位获得提名奖,在2013年年终评选阶段,网民投票就超过了4万次。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宣传的作用,该市还将依托“好歌大家唱”广场文化活动、“欢乐梨乡行”文化惠民工程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创作演出一批反映“梨乡好人”的文艺作品,让“梨乡好人”成为社会道德风向标。
为在全社会弘扬“人人崇尚好人、人人关心好人”的良好风尚,该市对评选出的64名2013年度“梨乡好人”开展“为奉献者奉献,让好人有好报”的“四个一”关爱行动。在“梨乡好人”颁奖典礼上,发放一件有意义的纪念品,大张旗鼓地对先进道德模范进行表彰奖励;在上级拨付查体费用的基础上,市级财政配套专项资金10万余元,组织各级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山东好人、梨乡好人进行一次健康查体;为让好人有好“报”,该市还为各类道德模范免费赠阅一份2014年《今日莱阳》报,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每一位道德模范和“梨乡好人”。
通过组织民政、卫生、金融等职能部门统一联动,给各类道德模范提供生活、工作、创业等方面优惠举措一份“大礼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营造“做好人不吃亏”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了梨乡广大干部群众向上向善向美的信心和行动。
初审编辑:李泽
责任编辑:张其天
责任编辑:张其天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