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
大众网通讯员 李林 郝兆雪 李伟 烟台报道
冶基村位于龙口市诸由观镇西北部,共1070户、2620人,因曾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冶炼重地而得名。近年来,冶基村乘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东风,领衔诸由观镇黄水河畔融合发展区建设,在促共富惠民生、聚人心强治理中,走出了一条独具冶基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先后获评省级文明村庄、烟台市干事创业红旗村和烟台市乡村振兴先进村。
深挖增收潜力,多元经营拓宽致富渠道
坚持以促进村民致富增收为方向,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多条腿走路,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村集体增收260余万元。
办好“合作社”,将贫瘠地变为“丰收田”。借势烟台市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有利契机,成立“龙口市冶基华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将400多亩山耩薄地和200多亩煤矿塌陷地流转租赁给村内的春牧农场和森田公司,实行规模化复垦经营。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村民和集体双受益,村民每年可以获得分红100多万元。其中,春牧农场坚持走循环化和品牌化路子,建设沼气池,实现秸秆及畜禽粪便废物利用,建立起“粮食、畜牧—沼—粮食、水果”的生态循环发展方式,可带动村民就业100多人,种植的“烟龙春”苹果最高价卖到每个4.8元,远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森田公司主营绿化苗木和特色旅游,种植朴树、蒙古栎等40多种园林绿化苗木以及黄金桃、长果桑等果树,下步将主攻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采摘观光、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联姻“大央企”,用现代化武装“新农业”。与央企中国中化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胶东首家为农服务“旗舰店”。在测土配肥、品种筛选、智慧农业、农民培训、粮食收储、金融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为农民粮食种植和经作种植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实施“试验示范”,流转群众土地100亩,打造“MAP”示范基地,利润的10%作为集体配套服务费和群众土地分红。实施“助农拓销”,整合区域内苹果、葡萄等高品质农产品资源,发挥企业货源配置、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等级化”销售服务,辐射带动域内700多户农户拓宽销售渠道,户均增收3.2万元。
用好“专业人”,以新模式打好“特色牌”。结合村内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寻求与业内专家合作,走特色化致富道路。携手国内葡萄实战专家万云忠,采用新型种植模式,种植各类高端品种葡萄50余亩。与河南科菲姆农业、191农资人、四川葡民公社等多家实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在农资供应、企业宣传、人工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善城·福地”高端葡萄种植园。在丰产期可稳定提供10人以上的长期劳动岗位和50人以上的临时劳动岗位,每年为周边葡萄种植户提供100—200人次定期培训。此举不仅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还带动周边700多户葡萄种植户实现品种和技术升级。
聚焦群众关切,真干实为打造幸福家园
坚持以村民需求和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关键小事”,用真心实意托举起群众的“大幸福”。
做实基础保障,提标扩面纾民忧。在教育方面,村内配套建设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可实现从幼儿园到九年义务教育不出村。在养老方面,高标准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免费为全村村民缴纳新农合保险;每年为64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补助,为5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困难弱势家庭进行专项补助扶持。在医疗方面,将村内诊所升级改造成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站,邀请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坐诊;同时专门设置被列为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骨科特色诊疗,不仅服务本村村民,也给周边群众带来便利,实现“家门口看病”。
做优人居环境,新美洁绿悦民心。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片打造,深入实施亮化、硬化、美化、绿化“四化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更换变压器14台、安装路灯160盏,全村实现无死角亮化;对进村两条主干道重新铺设柏油路,村内硬化道路3万多平米,保障村民出行便捷;拆除违建230余处、1万余平米,实施绿化2万平米,重新粉刷墙面3000多平米,打造村史文化长廊,既传播正能量,又扮靓美丽乡村。
做细贴心服务,事无巨细解民需。依托诸由观镇黄水河畔融合发展区建设,打造总面积近万平米、辐射8个村的公共服务集聚区,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生活服务区等10个功能阵地。党群服务中心下沉便民服务力量和公共服务事项,由4名“乡村工作者”常驻办公,配备便民服务终端,以往需要到镇上、市里办理的34项业务可以实现就地办、网上办,极大方便群众办事。生活服务区建有浴池、洗衣房、理发室、商超等日常服务设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守正创新,内外兼修涵养文明乡风
在带民致富的同时,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激发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一方面,赓续优良传统以文铸魂。充分发掘本村“宝唐寺”佛教故事、“农林渔牧副”农耕故事、改革开放故事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方位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在润物无声中传承乡韵。在室内,筹资建设乡愁记忆主题村史馆,让后来人了解冶基村发展史,牢记老一辈的辛勤付出和辉煌荣誉,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室外,进村道路两侧打造“冶基故事”文化展示区,北侧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重点刻画冶基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点事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还原历史;南侧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展示家风、文化和荣誉,凸显冶基村奋斗致富的优良传统。
另一方面,丰富活动载体以文化人。采取“阵地建设+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阵地建设方面。打造一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包括26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300平方米的老人“幸福院”、12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的休闲小广场,升级改造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让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有去处。特色活动方面。适应学习养老新时尚,成立龙口市首所农村老年大学,开设舞蹈、书法、太极拳等课程,根据农时开办“乡村夜校”,面向本村及周边招生,让农村人在家门口便可以上“大学”。同时,注重培养本地文化骨干,成立庄户剧团,群众自导自演节目有效活跃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夯实基层基础,上下齐心促进村稳民和
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治理促和谐同推共促,全面营造齐心协力、稳定祥和的干事创业氛围。
区域联合建强村级组织。联合周边7个村建立黄水河畔融合发展区,实行“六融”工作法,即融组织、融治理、融产业、融环境、融文化、融服务,打造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综合体,形成各村既竞相比拼,又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成立融合发展区党委,实体化运转联审联议机制、月例会机制、专委负责机制、重点事务定期公开制度等7项“运行机制”。设立发展委员会服务区内各村发展增收,设立生态委员会负责区内各村环境整治,通过整合资源,发挥以强带弱作用,推进区域工作整体提升。
带好队伍凝聚干事合力。村党委班子始终坚守“党员走在前、工作就不难”的理念,不搞形式主义,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一意为村级发展献智出力。抓好学习教育强本领。注重创新学习形式,变“照本宣科”为“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和田间地头,村级每年自行组织外出观摩学习不少于2次,既注重理论武装,又注重实践锻炼,真正让党员干部学有所获。村内自主培养的3名土专家,已成为龙口市种植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聘请的“常客”。压实工作责任促作为。村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坐班值班、责任认领、积分管理等工作机制,抓好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三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村干部领着干、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干、群众一起干”的干事氛围。2022年,龙口市启动全域农村拆违行动,冶基村在136名党员的带领下,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实现“清零”,率先完成任务。
活化形式提升善治效能。一方面,发挥“半边天”作用。建立“3+1”网格管理体系(即网格长、网格员、助理网格员+包联干部),全面织密基层治理网格。其中,12个助理网格员均由妇女小组长担任,发挥女同志更有耐心、更具亲和力、更容易沟通协调等优势,每人负责约90户,逐门逐户宣讲上级政策,收集民意民愿,真正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厘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一线。另一方面,用好“小积分”。以村规民约为基本标准,制定群众信誉积分管理办法,设定贡献值和索取值两大积分项目。根据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情况,给予相对应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年终评选“积分之星”,颁发奖状和物质奖励,以此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守信的良好氛围。
初审编辑:王亮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