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高功率医用电子加速器落户烟台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

2024-05-16 17:16: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丽

  大众网记者 王丽 实习生 郭春男 烟台报道

  5月16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第三场)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新闻发布会。牟平区政府副区长战亮表示,国内首台高功率医用电子加速器已签约落户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将破解国内医用同位素生产“卡脖子”问题。

  布局研发到转化生产产业链条

  战亮指出,牟平作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和重要承载区,近年来,牟平坚决扛起生物医药产业链“率先打样、形成示范”的重任,全力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城这一全市领建园区,目前具备“产业链条完善、特色产业明确、要素保障齐全”三大优势。

  按照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的思路,依托国际生命科学城,牟平布局了从研发到转化再到生产的产业链条。

  上游加快创新研发,依托中科环渤海高等药物研究院成立了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拥有2400余台仪器设备的大型研发共享平台投用,围绕重大疾病开展97项新药及仿制药项目研究;中游推进中试转化,蓝色药谷生命岛园区,去年已实现86栋单体、90万平方米建筑全部封顶,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成投用,目前已签约项目40个,落地注册企业92家;下游实现规模生产,由蓝色药谷超级工厂全面承接中试转化量产,累计建成、在建、在谈优质项目10余个。

  其中,石药创新药产业园2023年产值突破26亿元,协议落户8个国家一类新药,津优力已投产上市,所有新药全部落户后产值可达100亿元,成为石药集团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

  培育两大特色产业做强要素保障

  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领域,是牟平抢抓生命科学新赛道的主要方向之一。依托核药“双寡头”之一的东诚药业,落地蓝纳成、欣科思达等10个关联项目,6款一类放射性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国内首台高功率医用电子加速器已签约落户生命岛,将破解国内医用同位素生产“卡脖子”问题。

  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是牟平超前布局的未来产业,目前已签署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中试课题任务书,4个药品品种达到中试生产技术要求,吸引陕西佰鸿等23家干细胞领域重点企业落户。

  在生物医药产业培育中,牟平探索实践四证齐发、区域评估、集体土地入市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政服务模式,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投产。

  同时,做强要素保障,在人才支撑上,成立半岛人才科创集团,制定《加快集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若干措施》,积极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军事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引进医药领域硕士及以上人才239名;在科研支撑上,联合国丰集团、生物医药集团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携手有关国家机构、科研院所和园区企业,建设发酵纯化、检验检测等“产学研用创”一体化服务平台,企业不用单独新建设施,减少投资成本;在金融赋能上,依托烟台市生物医药母基金,启动德福资本三期、烟台蓝色药谷产业发展两大基金,为项目落户、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024年,牟平区将锚定“打造生命科学创新引领核心区”发展目标,聚力打好工程建设收官战,蓝色药谷生命岛同位素一期和干细胞园区上半年全面投入使用;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年内蓝纳成、佰鸿干细胞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石药百克“津立泰”实现生产,海经大厦会议中心、酒店等工程6月底前达到使用条件,配合市政府筹备好全市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打好招商引资持久战,年内新签约落地项目10个以上、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初审编辑:孙毅

责任编辑: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