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蔡云飞 王艳 陈晓 摄影 汤淼 烟台报道
又是一年中秋时,又见一轮团圆月。什么是团圆?也许是铺满桌的家常饭菜,也许是熟悉又久违的唠叨,也许是久别重逢的欣喜。今天,在他(她)们眼里,团圆是张不一样的“全家福”。
张萍,41岁,距家乡:1600公里
“山海同心,鲁渝同行”,张萍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她的家乡在重庆市巫山庙宇镇报丰村,得益于烟台·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今年2月份,她走出大山,来到音索益音响(烟台)有限公司工作。“烟台的大海就像我心里想象的一样,空旷、清爽。”张萍说,来到烟台后,她闲暇时总喜欢去海边走走,想把大海的样子一直记在心里。
工作中的张萍
今年,共有186名巫山籍来烟务工人员,通过烟台派出的专车“点对点”直接进企业。张萍在烟台从事的是电视扬声器零件焊锡工作,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工资比我之前的高了,而且作息时间也很健康,在烟台的这段时间,我整个人身体状态都好了许多。”张萍说,老家种着玉米、水稻,父母年龄大了还总是下地干活,自己总是放心不下,希望能多赚点钱,让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
张萍与家人的“全家福”
李昱增,25岁,距家乡:100公里
烟台山海路快速路建设项目现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作为烟台市“一轴一横三纵+港区环”快速路网中的重要一纵,山海路快速路建设工期紧任务重,一直处于24小时施工状态。因此,对于李昱增而言,位于蓬莱并不算远的家也成了“远方”。李昱增是项目一工区的安全工程师,负责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他告诉记者,自己入行两年,从走上了工地便没在家过过中秋节,离家近也好几个月没回过家了。
李昱增(右)在山海快速路施工现场
李昱增觉得对父母很是亏欠,妈妈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住院了,他也没办法在身边照顾。但是父母都十分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妈妈还说一家人什么时候聚都一样。阖家团圆的中秋节,李昱增也许下了自己的小小心愿,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希望自己能快点吃上妈妈做的炸鱼。
李昱增与家人的“全家福”,前方为山海快速路模型
潘忠政,26岁,距家乡:98公里
这是潘忠政带的第一批大一新生。作为山东工商学院的一名年轻辅导员,26岁的他“感觉身上的责任很重”。“责任”二字,也是整个采访过程中,潘忠政提到的最多的词。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潘忠政始终坚持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睡,不为别的,只为学生有需要,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他。看着新生们军训的身影,他说,渴望自己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和另一位“家长”,为他们人生中重要的四年提供支撑和依靠。
潘忠政陪他的“孩子们”一起军训
今年中秋,潘忠政要在学校陪着他的“孩子们”过了,远在莱阳的父母,很支持他的选择和决定。“我爸妈总是说不要挂念家里,放心工作,但他们也上了年纪,我很牵挂他们的身体健康。”潘忠政说,小时候每年中秋,家里都会吃妈妈包的猪肉白菜水饺。今年的中秋夜,他也会去学校餐厅打一份水饺,怀念一下“家里味道”。
潘忠政与家人的“全家福”
任富平,30岁,距家乡:2000公里
当众人踏上了回家过中秋的路途,顺丰小哥任富平却骑上快递车开始了如常的收派件。中秋节是送礼的高峰期,他们不但不能休息,工作量较平日还翻了一倍。老家甘肃的任富平来烟台发展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2000公里的距离、繁忙的工作让他很少有机会回家过中秋。说起家里的中秋节,他告诉记者最想念妈妈亲手拉的拉面,那是外面哪里都找不到的味道。
工作中的任富平
不能回家过中秋,任富平早早就给父母寄去了茶叶、月饼等大包小包的礼品,收到的却是父母的“责备”: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浪费钱。父母知道他工作忙从不问他回不回家过节,只是贴心地让他照顾好身体,这也让任富平十分愧疚。奔波在收派件的路上看着阖家团圆的场景,他心里也很羡慕,但是想到自己正在给像自己一样不能回家的人派送满含心意的物件,他又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浑身都是干劲。
任富平与家人的“全家福”
丹尼斯,34岁,距家乡:7000公里
丹尼斯的家乡远在土耳其,他来烟台已有7年了。7年的时间里,丹尼斯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养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胃”——爱吃三鲜饺子、荠菜包子,当然,中秋节最少不了要吃的就是月饼。当记者问及爱吃什么馅的月饼时,丹尼斯毫不犹豫地说:“我爱吃‘老月饼’,就是那种五仁的。”
丹尼斯在制作咖啡
丹尼斯爱烟台的空气、大海,也爱热情好客的烟台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烟台是我家啊,哪儿都爱。”丹尼斯和媳妇在芝罘区离海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200平米的土耳其咖啡厅,店里装修都是土耳其风格,就像“把土耳其的家放在了烟台海边”。临近中秋,记者在丹尼斯的咖啡厅里为他和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丹尼斯说,上次回家给家里带的烟台海参,家人吃不惯,这次打算换又大又脆的烟台苹果试试,料想家人一定会喜欢。
丹尼斯与家人的“全家福”
李祯,27岁,距家乡:980公里
李祯,是一位媒体视频编辑,长相甜美乖巧的她,却有着截然不同个性又独立的性格。从山西太原来烟台求学的她,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留在了这个离家980公里的城市。“因为热爱呗!”李祯笑着说。她热爱这个城市,也热爱她的工作。作为一名视频编辑,她需要时刻关注时事热点,第一时间剪辑发布视频,所以对她而言工作是“无时无刻”的,下班从不是真正的下班。然而,李祯也乐在其中,她骄傲地说,自己做的一条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达到了播放量2.3亿、点赞数860万+的成绩。看着不断攀升的点赞数,那种成就感无法言说。
李祯(蓝衣)在拍摄中
参加工作后李祯就没回家过过中秋,今年中秋她也要在值班中度过了。李祯说,在家里过中秋的时候,全家人会一起看中秋晚会,吃团圆饭,妈妈还会做一道山西特色菜“过油肉”,那是她最爱吃的菜。不能回家过节,李祯丝毫没有半分矫情,她笑着说,爸妈给自己发了大红包,她准备自己去吃顿大餐,一个人也好好过个节。
李祯与家人的“全家福”
高宏,41岁,距家乡:97公里
又到一年月圆时,然而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厨师们却在为别人的团圆卖力地服务着。高宏是百纳瑞汀酒店的厨师长,从业23年,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岗位上,整日与菜刀、炒锅为伴。“节假日就餐量相比平时会大幅增加,大多是组团聚餐或者是家宴。”高宏告诉记者,这个中秋自己跟往年一样,也都在岗位上。
工作中的高宏
到了节假日期间,所有灶台上热气腾腾,锅铲不停地碰撞。为了更好地了解顾客的喜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高宏会到餐桌或包厢里询问客人用餐的满意度,但在他看来,只要顾客吃得开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身为厨师长,中秋下班后来不及回蓬莱陪父母,但是忙完了,回家给爱人和孩子再做一桌他们喜欢的菜也是一份圆满。
高宏与家人的“全家福”
采访过程中,受访者们有的感慨好几年没和父母一起拍张照了;有的说父母平时很少拍合照,正好趁这个契机,让二老去照相馆好好拍一张;有的说自己只是“不回家”队伍中的普通一员,这点付出“不值得一提”。但有句话是他们共同提到的——“这个中秋,我们也算‘团圆’了。”一句话,道出了多少浓浓思乡情,月是故乡明,祝愿每一位在外打拼的游子,都能逐梦高飞,衣锦还乡!
初审编辑:钟建
责任编辑: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