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救助局搜救机长张洪彬:海天之间 书写救助传奇

2022-07-20 16:14: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朱静 程国闰 林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静 程国闰 实习生 林洋 烟台报道

  十几分钟内你能做出多少判断和决定?对于北海救助局搜救机长张洪彬来说,十几分钟就可以协调好各方资源挽救一个生命。2019年9月,张洪彬在十几分钟内已做好准备降落烟台毓璜顶医院的决定,救助了一位在烟台养马岛附近海域因机舱着火,全身烧伤面积达90%以上的伤员。

  类似这样的紧急情况,张洪彬已救了369人。在惊涛骇浪上翱翔,在滚滚浓云中穿越,只为了一个目标:救人一命!他在海天之间,书写救助传奇。

北海救助局搜救机长张洪彬

  永不放弃

  中等身材,轻声细语,张洪彬像个儒雅的书生。2010年,他从大连海事大学被选拔到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2011年10月在澳洲完成飞行员培训课程,2015年6、7月份进行机长能力提升,到南非进阶飞行3个月,2016年8月,28岁的张洪彬凭着对飞行的热爱,经过层层选拔考验,被正式任命为搜救机长,成为了一名年轻的80后机长。

  每一次救助,都是一次冒险,都是一次“永不放弃”的壮举。

  机长是一架救助直升机的总负责人和决策者。2016年,在东营海域,两艘渔船在浪尖颠簸,当时渔船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救助直升机将近20米长,大概悬停在15到20米之间,需要将救生员非常精准的放置到2米*2米的空间内,“这空间太窄了,能行吗?”对于第一次做机长的张洪彬内心是忐忑的,往下看到等待救助的生命岌岌可危,他明白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判断完成救助,也是他做机长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镇静!冷静!不能放弃!”张洪彬在心里鼓励自己,当成功完成这次救助行动后,张洪彬说这对于他作为机长自信心的建立,以及以后的职业生涯是莫大的鼓舞和肯定。

海上救援

  一个都不能少

  救人为生,很多危险的、没有把握的救助,他们是可以选择放弃的,但张洪彬说一个都不能少。

  2017年,海浪翻滚,在龙口港附近某海域大型工程船出现故障,遇险船舶正在无动力漂航,不远处就是暗礁,船身随时有倾覆的风险,船上有16人等待救援。船员本身会游泳,但冬天的海水温度低,人最多能撑20分钟,全机组人员都知道他们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是在跟时间赛跑、和死神赛跑。

  张洪彬立刻做出决定,“如果按照往常惯例分两次去救援,很可能我们第二次去救援时人已经没了,所以这16个人必须都得救,一个也不能少。”当16名船员全部平安着陆时,大家相视击掌,庆幸胜利。这次救助也刷新了S76机型历史上单次船舶吊运救助人数最多的记录。

张洪彬正在分析海域情况

  自豪大国实力

  2019年的某天,天渐黑,在威海海域,一艘外籍货轮上的外籍船员突发疾病需要救援,当时船行驶在中韩边境线上,靠近中国海域,机组接到上级任务指令,眼看天要黑了,航路上伴随着危险天气,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张洪彬决定立马去救人,“这里是中国救援直升机,这里是中国救援直升机。”当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外籍货轮上时,张洪彬感到无比的自豪,此时外籍船员是诧异的,因为他们同时也发给韩国求救信号,但没想到先来的是中国救援力量。那次成功救援,让张洪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实力,“我们中国救助能力是排在世界前列的,作为国家海上专业救援力量,我们也成功履行了国际海上救助义务。”

  如今的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有150多人,有5架救助直升机,4架G2训练直升机,22名飞行员,15名救生员。蓦然回首,张洪彬到救助飞行队已有12个年头,救了369条生命,创造了多次飞行救助纪录,出色完成了“神舟十号”保障、抚顺抗洪抢险救灾、森林防火等任务。

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部分队员合影

  “最开心的事情是,每次带着我的机组出去,能多带一个被救者回来。”张洪彬一直以这样的信念支撑着自己走下去,他说“穿上这身制服,我们的责任就上了肩,我们就代表着国家海上救助队伍,践行的是党对人民对生命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在每一次救援工作中竭尽所能,为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初审编辑:李相澎

责任编辑:孙国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