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发!医生温馨提示:入夏后应做好疱疹性咽峡炎防治

2021-07-25 11:3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蔡云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妍明 见习记者 汤萌 烟台报道

  进入七月,疱疹性咽峡炎进入发病流行季,7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近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听取医生关于防治疱疹性咽峡炎的专业意见。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孙允霄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它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 A 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的潜伏期是3~5天,患儿出现反复高热,可达39度甚至40度,接下来进入稳定期,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 mm,数目多少不等,1~2 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据介绍,疱疹性咽峡炎可引起惊厥,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传播

  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因抵抗力强等因素感染病毒而不发病但具有传染性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能力强。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防治

  医生告诉记者,病房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因反复高热一天入院,当时体温达到40摄氏度。入院查血时白细胞正常,提示他属于病毒性感冒,就给予中成药进行清热解毒治疗,并给他补充维生素C,及时给他补液对症处理。患儿经过住院三天以后,早上交班时还是反复发热,因此,又对他进行了详细查体,发现他嗓子里有一个明显的疱疹。

  “结合这个患儿反复高热和明显的体征,可以确诊他是疱疹性咽峡炎,也跟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他的整个病程还是比较有规律的,经过三四天的高热之后就会正常。这个家长马上就想到,他的另一个孩子在昨天也出现了发热,并且嗓子里是有疱疹的,一结合就考虑到这两个孩子是相互传染,经过治疗今天下午患儿的体温明显地降下来了,只是有一点低热。只有当查血、外周血白细胞或者是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显著升高的时候,考虑它合并了细菌性的感染,才给予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这也足以说明我们对应用抗生素的规范性。”医生告诉记者。

  医生表示,在患儿疱疹的数目不多、精神状态也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家里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蓝芩、蒲地蓝口服液等中成药先行干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如果患儿出现高烧不退、疱疹范围较多、溃疡多等严重症状,建议尽快就诊,因为反复高热易导致惊厥,溃疡比较多的情况下,由于不愿进食和饮水,很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所以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要注重给他补液补充电解质,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同时,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夏季进入该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带领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处,家中常通风、勤晒衣被,监督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等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其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