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不远,协作攻坚——烟台·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铺就脱贫致富路

2021-01-19 08:0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 烟台报道

  烟台到巫山,距离一千六百多公里。

  烟台坐落于黄渤海之滨,巫山深居在三峡腹地;

  烟台900公里海岸线清新秀美,巫山漫山红叶绚丽壮观;

  烟台制造业发达产业优势明显,巫山资源禀赋潜力巨大;

  相隔千里的两座风格各异的城市,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山海不远,同心共振,谱写出一曲携手脱贫,致富有方的激昂乐章。

烟台·巫山产业园双创中心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按照国家统一部署,9年前,烟台市与国家级贫困县——巫山县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姻缘自此缔结。

  援助款物1.6亿余元,带动1万余名贫困户稳定脱贫;建设山东烟台(巫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援建现代果业基地3100亩,带动贫困户547人受益;挂牌成立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带动333人就业;171名优秀教师、医疗专家、农技人员奔赴巫山……烟台市和巫山县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特别是2017年以来,创新实施“政府援助、产业扶持、人力资源、企业合作、旅游融合”的“链条式”扶贫,为巫山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

  山海不远,协作攻坚,巫山大山深处开出了致富花。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乡村振兴全面绘就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巫山,走访见证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巫山带来的变化。

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在作业

  产业带动:发展产业变“输血”为“造血”

  走进坐落于烟台(巫山)产业园的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粉丝粉条加工项目正在有序地作业。该项目由山东三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019年正式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333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人。

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

  据了解,2017年以来,烟台市共援助巫山款物达1.6亿余元,在“输血”的同时,烟台高度重视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把产业项目引进作为产业扶持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挂牌成立,重点承接烟台以及东部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已有5家烟台企业注册落地,其中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已成为巫山目前最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重庆巫峡粉丝有限公司

  巫峡粉丝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明坤向记者介绍,巫山是农业大县,红薯种植面积广,红薯资源相当丰富,但并没有成型的产业链。公司落户巫山后,在生产原始豌豆粉丝的基础上,就地取材,收购当地红薯,开辟红薯粉丝生产线,推进红薯深加工。红薯淀粉做粉丝、粉条,红薯渣用来做有机肥,形成了红薯产业的完整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居民发家致富。

  目前,巫峡粉丝有限公司拥有四条生产线,日产粉丝20吨,供往西南、华中地区餐饮和超市连锁等渠道,给当地劳动力带来长期的、持续的稳定收入。2021年,巫峡粉丝有限公司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一条全自动化的红薯粉丝加工生产线,预计每天可消耗当地红薯资源25吨,带动当地400人就业,利税每年达到400万元。

  农业增收:烟台经济作物落户巫山

  在巫山县金坪乡袁都村的田间,来自烟台的农技专家边查看秋月梨的长势,边跟村民讲解着秋月梨摘种技巧和注意事项。自2019年以来,金坪乡开始推广种植秋月梨,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1300多亩,果树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地可为村民增收一万多元。

巫山县金坪乡袁都村秋月梨基地

  金坪乡属于巫山的高山乡镇,其所处海拔高度在当地可发展的经济作物匮乏,只适宜种植烟叶,而烟叶在全乡也仅有1150亩,农民多是养猪、种玉米,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为增加当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烟台多次选派专家对当地的气候、水土条件进行考察调研,惊喜地发现,烟台一些高效经济作物,如烟台大樱桃、秋月梨、海阳甜柿都十分适宜在此环境下种植,不仅能为村民提产增收,也可以培育成当地特色产业。

  说干就干,烟台投入资金、技术在巫山打造烟台(巫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烟台大樱桃、秋月梨、甜柿等优良品种9个,引进网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6项,采用农户、村集体和合作社按6:3:1比例入股的模式进行运营,烟台支农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已在巫山金坪乡、铜鼓镇、抱龙镇建设现代果业基地3100亩,能带动建卡贫困户139户547人受益。

烟台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当地村民

  “一亩梨园能种67棵梨树,三年之后亩产量在两千斤左右,第五年能达到五千斤,按照最低收购价三元,一亩地可收入15000元,与种玉米收入的800到1000元,形成了悬殊的差距。”金坪乡乡长赵岗精细地算出了这笔“增收账”。为了解决果树短期内没有收益的问题,当地还引进了山东的二荆条、朝天椒,在大棚空闲期种植,每亩一年可增收4千多元。

  “我种了四亩梨树,今年结出的梨子皮皮又薄,又没得核核,确实是好吃!”今年梨树进入了试挂果阶段,75岁的村民李永辉吃了结出的果子赞不绝口,果子好吃,还有专家手把手指导,他信心倍增,又增种了几亩地,就等着丰收了。

  人才助力:人才交流注入“智”动力

  产业发展增强硬实力的同时,人才、科技的软支撑也没有落下。烟台与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加大干部互派、人才支援,一批批来自烟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这片厚土挥洒热情。

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研发的脆李酒

  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目前已有鲁东大学、烟台市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等5个单位34位专家、博士入驻,为巫山引进蔬菜、果树新品种36个,引进农业、医疗新技术10余项,帮助研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5种。其中用巫山特产酿造的脆李酒,已经成功进行了产品中试,预计2021年7月份工厂设施调适成功,赶在巫山脆李上市的时节,实现本地企业就地取材生产脆李酒。“脆李深加工,可以进一步消化过剩产能,延长产业链,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联络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继续教育处处长冯钢铭说道。

支教老师丁怡跟学生在一起

  “支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多是爱的传递,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爱留在巫山。”龙口市润新小学教师丁怡是烟台巫山支教团队中的一员,2020年9月来到巫山县骡平小学之后,她坚持诊断式支教理念,积极听评课,就教法、学法等和当地老师开展深入交流,把烟台先进的教育模式带到巫山。支教中过程她发现作为一所乡村学校,这里留守儿童特别多,很多孩子存在心理敏感、脆弱,不善于交际等现象。凭借着二级心理师资质,丁怡为孩子们上起了心理课,精心引导、良性互动,这位来自远方的支教老师照亮了留守儿童的心。

申俊立(右)考察就业扶贫车间

  巫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发改委党组成员、扶贫办副主任(挂职)申俊立从烟台到巫山挂职已经两年多了,全县24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他全跑个遍,对产业发展情况了如指掌。申俊立分享道,刚来巫山时蜿蜒险峻的环山路让他心惊胆战,重油重辣的饮食习惯让他患了近一个月肠胃炎,而要听懂当地方言更是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在重重困难中开展扶贫工作,申俊立直言是对扶贫事业的情怀,更是对当地百姓的情怀。“真正地融入当地、把自己视为当地人,把感情融进去,才能发挥好桥梁作用,帮助更多群众致富。“申俊立说。

  无论是冯钢铭、丁怡,还是申俊立,他们都是烟台与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的一个个缩影。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靠科技,核心是人才。据了解,烟台市不断强化人才交流强度,先后选派12名党政干部赴巫山挂职,选派80名优秀教师、63名医疗专家和28名农技专家赴巫山开展支教支医支农工作,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消费扶贫:巫山柑橘畅销烟台

  消费扶贫也是烟台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工作重点,烟台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协助巫山开拓烟台消费市场。两年间,巫山农特产品在烟台已销售6000余万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增收致富。

巫山县福田镇松柏村柑橘基地

  走进巫山县福田镇松柏村的柑橘基地,一棵棵柑橘树整齐排列,占据整个山头,橙黄饱满的柑橘缀满枝头,清香扑鼻而来。即将迎来柑橘采摘季的村民们丝毫不担心销路,因为这里的柑橘已经跟烟台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果子成熟后直接销往烟台。

烟台出资为柑橘基地建设蓄水池

  松柏村党支部书记肖裕兰向记者介绍,这片柑橘基地于2016年建设,占地面积700亩,涉及到65户农户的土地,带动贫困户13户。基地建立之初全是山路,浇水施肥需要从2公里之外拉。烟台与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后,烟台出资在基地中建设了采摘便道和20口蓄水池,车辆可以直接上山,也告别了拉水作业,一年可节省成本两万多元,为当地农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成熟的柑橘只待采摘销售,村民喜笑颜开

  此外,烟台还积极为柑橘基地寻找销路,联合烟台企业销售当地柑橘。2019年基地第一年挂果,柑橘全部销往烟台。今年预计年产量15万斤,烟台企业早已经提前签订了合作协议。“烟台给我们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是农户看得见的!”提到烟台对当地的帮助,肖裕兰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巫山所需,烟台所能。”秉持着这一宗旨,烟台与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留下了一只只带不走的专家队伍,留下了一个个智民富民的产业,巫山也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

  山海情缘,紧紧相牵。烟台与巫山还在持续扩宽扶贫协作的广度和深度,目前,烟台已有10个经济强区(市)、5所学校、3所医院、4家民营企业与巫山结成帮扶对子,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烟台与巫山东西部扶贫协作也将继续绘就更加壮美的画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