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三种情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4-05-20 13:4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由丛华 公衍斌

  大众网通讯员 由丛华 公衍斌 烟台报道

  4月1日出版的第七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指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员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装进心里,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厚植为民、亲人、实干三种情怀,为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贡献青春的力量。

  厚植为民情怀,铭记出发本心。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战胜了许多困难波折,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终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当下,一些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就忘记了初心使命,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从“为民”转变为“为己”,最终迈向犯罪的深渊。这为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如果干部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群众难题,而是一味地牟取私利,等待他的终将是牢狱之苦。这启示我们要厚植为民情怀,铭记出发本心,始终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常自省、常自警、常自重,才能保证思想不滑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各种风险挑战上、权钱诱惑中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厚植亲人情怀,心系群众冷暖。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离不开与群众打交道,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甚至有少数干部高高在上、摆“老爷派”,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冷落了群众的心。究其思想根源,主要是对群众没有感情,没有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有感情,就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摆正位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时常与群众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在群众当中想问题,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只有对群众充满真情,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才能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

  厚植实干情怀,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很多群众反映问题时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这个问题你们单位处理了好几次,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这反映出部分干部解决群众难题时缺乏“一竿子到底”的实干精神。群众向干部反映问题,是对干部的信任和依赖,作为接待的干部,不仅要将反映的问题记在本上,更要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求干部不能耍嘴上功夫、做表面文章,而要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地明确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如此才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新时代的赶考永远在路上,新时代的奋斗正当其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厚植为民、亲人、实干三种情怀,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李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