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微博账号

【聚焦】

来源:烟台大众网   编辑:   2014-11-14 10:06:00   作者:

  烟台交通问题一直是市民普遍关注的话题。在今年的市民意见建议中,有很多是反映和建言交通问题的。既有大到区域发展的,也有小到公交线路规划的。据了解,烟台市将进一步优化公交布局,未来有望引入BRT快速公交系统。
  
  北马路汽车站将根据规划进行搬迁
  
  近年来,北马路汽车站一直面临拆迁问题,因此不能够彻底改造,但每年也是不断进行翻新修整,于2013年对车站停车场、发车位场地和下水管路进行了重新铺设。近期市政府已明确确定,根据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火车站规划,北马路汽车站需进行搬迁,利用火车站北广场设置长途汽车站和公交枢纽站是非常必要的,但具体建设位置、功能定位、占地及建设规模等,需结合《烟台市火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概念设计》和烟台客滚中心整体规划,综合考虑烟台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科学论证,合理确定。
  
  火车站将成交通枢纽节点
  
  至2020年,烟台将以火车站为中心发展高端城市功能的城市结构,构筑以人为本、换乘便捷的交通枢纽节点。
  
  将在火车站北广场地面设置长途旅游汽车、私家车、公交站和出租车停车场,地下设置私家车停车场;在南广场布置地面出租车停车场和地下公共停车场。
  
  构建火车站地下商业网络。实现交通换乘与商业、地下停车、行人通行等功能融为一体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通过地下空间利用,实现城市地上、地面、地下空间的高度有效利用和城市功能协调,构建地下交通和商业网络,改善地面交通环境。
  
  今后,还将在火车站地下规划部分停车场和商业街。在大海阳路和西大街地下规划地下商业开发和停车,地下一层为商业和交通通道、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在大海阳路和北马路交叉口规划地下轨道交通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中,地下商业街约5.3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场约6.6万平方米,停车位1130个。
  
  此外,为了加强铁路与航运、轨道交通、长途旅游客运、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衔接,充分发挥本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性,交通设施布局按照“交通功能集约型”设计,将换乘需求高的长途旅游客运功能迁移至火车站北广场,轮渡码头设在烟台站南北轴上,形成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轴,作为各类交通方式的接驳轴。
  
  大型社区将建公交场站
  
  随着城市发展,很多社区向郊区延伸,导致乘坐公交车不便。对此,烟台市将把公交场站延伸至大型社区。
  
  根据规定,公交线路的开辟,首先需要的就是公交场站,随之配套的是调度室、驾乘人员休息室等设施。但随着城市的外延发展,这样的免费场站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场站因房地产开发导致公交线路撤出。2011年起,烟台开始在一些经济适用房小区、大型社区等规划公交场站,如龙海家园、上海滩花园、孙家滩、锦绣新城、南车门、套口等场站。目前除龙海家园场站投入使用外,其他场站正在建设中。下一步,随着国家、省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出台,将加大力度,积极争取政策,尽最大努力保障和满足广大市民出行。
  
  烟台有望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
  
  网友李常宝提出建议,开通自潮水机场至牟平的东西向BRT公交:该线路应该类似于未来的烟台地铁一号线,贯通东西,快速便捷,串联六区,免费换乘。
  
  BRT也就是快速公交系统,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市交通运输局表示,2011年,烟台曾就BRT发展问题赴枣庄、常州等城市进行考察学习。BRT作为当今世界上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矛盾的先进技术,具有高效能、低成本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城市。
  
  枣庄、常州等建设BRT公交系统后,机动车出行速度提高了10%以上,沿线交通事故减少了30%,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鉴于烟台东西狭长、南北窄的城市布局,以及近年来烟台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民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发展BRT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由于BRT系统建设成本大、维护成本高,在实施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工作,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推进的模式运行。
  
  或将开通市区至牟平新线路
  
  随着烟台六区融合,越来越多市民希望开通市区至其他区域的公交线路。对此,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目前牟平区到莱山区、高新区、芝罘区等区域的公交线路已有4条,为配合烟台东部建设,方便芝罘、莱山、牟平、昆嵛山等区域居民出行,同时促进昆嵛山等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烟台旅游产业发展,今年9月17日,烟台市公交集团牟平有限公司开通了火车站至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首条公交旅游专线,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需求。对于市民的建议,烟台市公交集团牟平有限公司将在公交线网优化布局或新开通公交线路时一并考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纪虹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