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4月24日讯 (通讯员 继跃 树安 见习记者 张其天) 近日,由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和林业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的,国家林业局重点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沿海防护林营建及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在济南签定项目合同。据了解,该项目的推广研究有利于提高烟台市沿海防护林建设水平和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林业局在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自主攻关课题《黑松×赤松人工杂交育种研究》及市森林保护站、长岛县林业局合作研究课题《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两项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揉和其他林业科研新技术的综合性推广和应用项目,目的是解决沿海防护林因大面积栽植黑松、赤松等同龄林,而导致的品种单一、树种老化、病虫危害严重、防护效益低等问题,在国家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大力推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的黑赤松树种及营造林技术,并在现有生长良好的沿海防护林中,积极推广松树主要有害生物(松材线病、赤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历时3年,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黑赤松制种及种子苗木繁育技术”、“黑赤松苗木无性繁育技术”、“黑赤松在沿海及山区造林营林技术”、“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林木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等八个方面,将在芝罘、莱山、牟平、蓬莱、龙口、栖霞、长岛七个县市区建立试验示范区50公顷,试验推广区500公顷。在3年时间里,制种300公斤,育苗70万株,有效实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400公顷。该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将有利推动烟台市林业科研工作的发展,为国家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并给烟台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预计项目推广期可产生生态经济效益1.2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