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莱市北沟镇栾家口村,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这里驻扎着一支疾恶如仇、克己奉公、爱民为民的边防武警队伍。他们就是蓬莱市公安局栾家口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他们高举严打利剑,坚持立足本职,服务驻地经济建设,努力践行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为驻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驻地党委政府、辖区村队企业和群众的一直肯定。2005年被总队评为先进党支部,2004年和2006年先后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坚持立足本职,服务驻地经济
近几年,随着国(电)蓬莱公司、中国化工、京鲁船业等大型企业落户,北沟镇的经济建设已经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此,栾家口边防派出所以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为己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爱民固边”战略和“三基”工程建设为平台,牢牢抓住暂住人口管理、企业内保组织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构筑和谐发展环境四个关键环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有力地助推了驻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外来人口管理社会化。派出所辖区外来人口达1.5万人,给辖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加强管理,该所探索出暂住人口管理工作社会化模式,实现了对外来人口的有效管控。法制教育经常化,采取“送法进厂”、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公布打架盗窃成本、以案析法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各个厂企向外来人口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结合生动具体的案(事)例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今年以来,该所共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12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受教育外来人员达6000余人次;管理结构网络化,针对外来人员数目众多、单靠责任区民警难于实现有效管理的实际,在各个厂企、项目内部建立暂住人口协管员,协管员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籍贯等情况,在来自同一地区的外来人员中选建1至2名小组长,由协管员和小组长共同实施对外来人口的登记、办证等各项管理工作,形成了“责任区民警-暂住人口协管员-小组长”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层级管理网络;集中住宿公寓化,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厂企内部推行公寓化管理,协调部分厂企在内部建立了公寓楼,让外来人员集中住宿,对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外来人员各类案件、事故的发生率;管理服务人性化,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的工作思路,在每个责任区都建立了“外来人口服务站”,专门为外来人口提供法律咨询,排忧解难,化解各类劳资纠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内保组织建设规范化。今年以来,该所根据辖区大型企业内部保卫组织建设现状,从完善组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狠抓内保队伍和内保制度建设,逐步规范了各个企业的内保工作。健全部保组织,组织责任区民警深入企业内部积极与厂企负责人沟通,指导其清理了一批素质较差、发挥作用不明显的内保人员,同时将一批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员选拔、充实到安全保卫工作岗位上来,并帮助部分企业建立健全了保卫科、门卫、护厂队、巡更队等内保组织。目前,辖区内的大型厂企项目全部建立健全了内保组织。完善内保制度,以《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依据,结合各厂企内部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指导各企业建立完善了值班制度、巡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登记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强化了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定期对内部保卫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向其传授安全防范、治安巡逻、信息搜集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其分析、查找企业内部的治安突出问题和事故隐患,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今年以来,该所共组织各类培训会5场次,培训企业内部保卫人员180余人。建立考核机制,该所积极协调各厂企负责人,制定了一套厂企内保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制定了明确的奖惩标准,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由派出所对内保人员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由厂企负责将考核情况与奖金福利挂钩,落实奖惩,从而激发了内保人员的工作热情。 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今年以来,栾家口派出所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积极谋划建立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科学的巡防机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原则,推出了走访巡逻、动静结合、动态巡逻等一系列适合辖区治安特点的巡逻防范方法,有效地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积极推行警力下沉,坚持“警务跟进经济,警力服务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警力下沉,跟进服务,今年5月份,该所针对辖区京鲁船业大型项目开工建设,约1万名外来人员将进驻工地的情况,主动与项目负责人探讨治安管理工作,并在施工工地内设立一处警务室,所内派出1名干部和4名协警人员进驻,还为进驻人员配备了必要的警用装备。此外,该所还先后在临港工业开发区、蔚阳栾家口港、国电(蓬莱)公司、中心渔港等厂企、项目内部或周边设立了4处警务室,责任区民警定期下沉到责任区,依托警务室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构筑立体技防监控网络,栾家口派出所在认真维护、使用好海防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辖区大型企业较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情况,分层次在辖区内积极推广技防设施建设,先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大中型厂企内部推广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其次在小型企业和村队推广安装强制报警和远红外无线报警装置,最后,在农村群众家中推广“电子警卫”简易报警装置。今年以来,通过技防设备提供各类线索10余条,协助破获了案件4起,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坚持执法为民,树立良好形象
警务室建在了群众家门口。为适应辖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和保障辖区经济发展,栾家口边防派出所结合辖区特点和治安环境,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积极推行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战略,以农村警务室建设为依托,把打击违法犯罪、服务辖区企业和群众的窗口前移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家门口。今年以来,该所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村队企业的支持,严格按照市公安局警务室建设标准在辖区开发区、聂家村、下朱潘村建立了3处标准化警务室,在蔚阳港、中心渔港、京鲁船厂建立了3处警务室,建立完善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设施,责任区民警定期不定期下沉到警务责任区内,依托警务室,开展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情报搜集等各项基层基础工作,把派出所的办公场所搬到了企业内部和群众家门口,企业和群众不出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派出所提供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自警务室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各类咨询5300余人次,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类公安业务20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
为无助儿童撑起蓝天一片。栾家口村有一名叫纪元径的16岁孤儿,沉甸甸的生活担子压在了这个无亲无靠的孩子肩上,加之家庭悲剧带来的沉重打击,小元径变得沉默寡言。边防机关号召开展关爱无助儿童工程以来,栾家口边防派出所主动将其列为帮扶对象,将解决小元径生活问题、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工作切入点,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关爱工程中来,逐步建立了帮扶小元径的长效机制,使小元径由以前的“无人管”变成了现在的“有人帮”。工作中,栾家口边防派出所将小元径的情况印制成宣传单,利用入户走访的有利时机向辖区广大群众发放,向辖区群众宣讲该所开展关爱工程的具体措施,征求辖区群众对开展关爱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辖区群众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主动向驻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4月份,北沟镇政府将该所关爱无助儿童工程纳入到社会救助体系中,团市委工作人员专程来到该所调研关爱无助儿童工程开展情况,并亲自看望了小元径,为小元径送去了学习生活用品。6月份,渤海造船厂出资5000余元为小元径及时修缮了破损的房屋。今年,辖区厂矿企业共为小元径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为了使小元径学会一技之长,将来在社会有立足之地,栾家口边防派出所还积极联系辖区厂企单位,为小纪提供就业机会。目前,这名曾经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无助儿童在边防派出所民警和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救助帮扶谱写爱民新篇章。哪里有险情哪里就会看见边防民警的身影,哪里群众遇到困难哪里就会看到边防民警。2006年初,北王绪村村民曲某被刑满释放,回到家后,曲某的家早已是家徒四壁,自己的妻子携子改嫁不知去向,父母卧病在床无人照顾,自己找工作又四处碰壁,曲某万念俱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栾家口边防派出在得知情况后,多次派民警到其家中走访、慰问,循序渐进地开导,逐步使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为了从根本上帮助其摆脱困境,民警发现北王绪村南靠近圣豪家纺有限公司的地方有一处一直闲置的民房,他们灵机一动:“这个地方靠近企业,何不帮他开一家商店维持生计?”,接下来,责任区民警张宏荣多次到北王绪村委会和市公路局协调,终于为其争取到了免费使用权,并积极协调工商、烟草、税务等部门为其商店减免了各种税费等费用。商店开张后,张宏荣又积极帮助其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目前,曲某的小商店生意红火,这不仅解决了他个人及其父母的生活问题,而且帮助其重新找回了人生的自信,曲某又变成一名自食其力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讯员 荣文蓬 侯德方 记者 李波 见习记者 郝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