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时间检验127台电梯,绵阳当地1/10的电梯是烟台电梯专家王贵谦检修的。5月28日下午5时,烟台特检分院莱阳工作站的王贵谦结束6天的四川之行,顺利返回莱阳。
体重六天掉了十斤秤
第一眼见到王贵谦的同事们纷纷说道,他至少瘦了有10斤。的确,到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6天,对王贵谦来说,是有生以来最难忘的。出发时比较仓促,王贵谦和家人简单的道别后,就匆匆启程。到绵阳后,王贵谦便给妻子发短信告平安,妻子张海红回短信告知不要打电话别耽误了灾区群众和外地亲人通话畅通,注意安全,好好工作。
39岁的王贵谦是第一次到四川,绵阳当地30多摄氏度的气温,令生活在海边的人很难适应,尤其是更加闷热的夜晚,每天早8时到晚9时的工作,还要注意随时发生的余震。从山东带去的小帐篷里,仅能容两个队员容身,蚊虫叮咬令很多队员身上过敏,身上长着一个个大疱,又疼又痒。
余震时正在三楼吊箱上
5月25日下午4时21分许,四川青川一带发生六点四级余震,绵阳亦震感强烈,王贵谦当时正在绵阳城区一家罐头食品生产企业检验。吊箱行进到3楼井道时,突然间整个楼在剧烈地晃动,整扇玻璃哗啦啦地掉落下来,窗户也摇摇欲坠,“地震了……”有人大喊,大楼里很多人正迅速往楼下跑。检验进行到一半,王贵谦和队员上不去也下不来,只好待余震结束后,才从井道出来,好在余震持续时间比较短。
一般因地震受到影响,常人不能进入的危险地区,电梯专家们都要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形,爬高楼钻地下室。就在余震最强烈的这天,王贵谦和同志们最多检验了55台电梯,按照能否继续使用分别贴上不同字条区别对待。
到地震灾区时,山东救援队都是自带干粮自带帐篷,离开绵阳时,同志们把带去的7顶帐篷留给当地更加需要这些物资的群众。王贵谦则带回了跟随自己六天六夜的工作服,他说自己要好好珍藏这身工作服,虽然它看起来混杂着泥土与汗水,但每当看到这身工作服就能想到全国人民共同抗震救灾渡过难关的团结一心。
看到鲁字车牌倍感亲切
王贵谦在绵阳还看到很多山东前去救援的队员们在不停地忙碌着,就在27日准备返回之前,他还碰到几辆印有烟台鲁F字样的救护车,司机师傅一口地道的烟台话,让他倍感亲切。王贵谦看到,司机师傅们开车不停地往返于机场和救灾现场运送救灾物资,他们虽然满脸汗水,一脸疲惫,当从他们脸上,他读到一个词就是“坚毅”,为了灾区的群众早日能用上救灾物资,他们早已将生命之置之度外。
在运输物资的路上,他们经常能够遇到滑坡,开着车,远方就有大块的石头一个个从山顶滚落,累了就在大坝上睡觉,但仍坚持奔波在救援一线。王贵谦回想起这一幕,就会感到泪水充盈眼眶:“相比在一线参加救援的兄弟们,他们更伟大。” 通讯员 莫言 建秀 培峨 记者 赖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