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冯炜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柳凯 烟台报道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龙口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高潮,龙口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分析热点投诉情况,为促使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科学、理性消费,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特出台全方位消费温馨提示。
不要被“网红”月饼和食品忽悠
中秋、国庆节临近,在各大购物网站和微信朋友圈中,打着“养生”“手工”“保健”等招牌的“网红月饼”和食品开始走俏。但调查发现,一些概念月饼和食品宣传噱头胜过内在质量,光鲜背后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
购买月饼及其他食品类产品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商店、糕点专卖店;同时要查看生产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产品相关标准是否明确标识;配料表、净含量等指标是否清晰标示;要尤其警惕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里的“三无”产品,此类产品风险难控,且属于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难以维权。
据理维权有问题及时投诉
通过对以往节日期间的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的分析,消费者在此期间的投诉举报,主要与节假日消费、活动密切关联。节日期间,经营者的“换季清仓”“打折返券”“抽奖赠品”等促销活动又掀起新一轮高潮。在此类促销手段中可能存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折扣误导、循环消费、规避责任和安全隐患等消费陷阱,消费者购物时要注意辨别。
如虚构原价,虚拟一个此前从未交易的高价格,然后标示平常销售的价格。例如:商家宣称原价2000元,促销价500元。但经查询发现,该款商品活动前的价格也是500元。
如虚假限时抢购,超时仍可购。有消费者在网站看中一款护肤品,标价600元限时促销价200元。收货后,消费者发现该商品依然在限时抢购。
如特价商品即将过期。如:消费者在某商场购买到食品,买一送一,后来发现保质日期快到期了。
建议消费者理性参与促销活动,切记莫因贪图小便宜而吃大亏。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前,对有效期、使用条件等可能影响消费的问题,应多看多问。另外,购物时务必看清商品的价格、品质、保质期等信息,并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注重防疫倡导“光盘行动”
节假日是家人朋友外出聚餐的高峰期,在疫情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节假日期间更要注意饮食的安全与卫生。就餐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饮单位。首先应看餐饮单位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等合法营业的证件,要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卫生设施全、卫生信誉高的餐馆就餐。就餐时,要注意查看菜单价格,留意是否明码标价或事先询问价格和收费标准,结账时索要账单进行核对,防止“低价高收”等情况。谨慎选择海产品、野生菌等高风险食品;尽量不要购买流动摊贩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不要选择无证餐饮小摊点用餐。网络订餐时,要注意选择公示的证照信息、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等级标识齐全的餐饮单位订餐,收到食品后要检查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食用切勿长时间存放。
出行要注意防范价格“陷阱”
在选择外出旅游时,须注意人身、财产安全,消费者一定要选择信誉有保障的正规旅行社,选择正规的网上旅游平台,警惕“钓鱼网站”;要注意签署正规出行合同,对旅游景点、食宿场所、出游线路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条款详细,权责清晰;在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应提前考察旅游地的一些旅游方面政策规定和旅游消费信息,谨慎前往,确保安全;不要轻信商家的各类旅游宣传噱头,不要选择“低价游”、“零团费”旅游产品,远离低价旅行团的欺诈,旅游费用之所以低廉,是需要用您的购物消费来补贴。
景区经营者也应做好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工作,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不要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执法人员将依法查处虚构原价、误导性价格标示、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行为。
初审编辑:林晓冬
责任编辑: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