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之走进古诗词

2020-02-25 16:4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文化桥梁。古诗词也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融会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我认为,古诗词是新时代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昨天,我们祥和中学2019级7班的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引领下,通过线上课堂学习了一节优美生动的语文课,全班一起赏析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张老师指引我们从体会、品味、感悟等多个方面走进了诗人当时的世界,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月夜画面仿佛就在我们面前,诗人当时心中对月怀远、思念亲人的情感也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诗意解读中,张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用“地白”二字写中庭月色,给人清冷之感。“树栖鸦”三个字,朴实、凝练、简洁,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既写出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出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怡人桂花进一步渲染月夜。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月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凉意,桂香袭来,不觉浮想联翩。“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了冷露的悄无声息,轻盈无迹,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也更表现了月夜的宁静。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由赏月升华到思人,与此同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但是,同是望月,同是思亲,可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的。诗人用委婉的语气问道: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自己又在心中作答:必定落在我家!似乎这秋思唯诗人独有,表现了诗人的“秋思之情”是最浓挚的。在这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通过皎洁的明月,银白的地面,熟睡的乌鸦,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这一幅优美的图画,将别离思聚、望月怀人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不知不觉,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结束了,但我们的心仍然留在老师给我们营造的那个深邃优美的意境中。我们很喜欢张老师这种语文教学方式,这不仅能有效地夯实我们的文化底蕴,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更能增强我们的文学欣赏和思维能力,提高我们自身的人生涵养和情感体验。

  祥和中学 2019级7班 于翰

指导老师 刘雪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