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储蓄存款产品“退热”

2020-06-01 09:13:00 来源: 证券报 作者:

  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连续数月下降,不少“互联网宝宝”产品收益率迈入“1”时代。而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各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明显下调。以民营银行为例,《证券日报》记者对几大主流互联网平台查阅后发现,曾经占据互联网平台“C位”的民营银行理财产品,在今年以来,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率均进行了下调。截至目前,民营银行推出的储蓄存款产品的利率大部分在4%之上,但超过5%的产品已销声匿迹。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利率调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监管加强的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加强对存款类产品的规范和整治力度,因此,部分民营银行只好调整相关产品,这是监管层规范整治的结果。其次,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特别是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央行三次降准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整个市场流动性处于比较充裕的状态,银行的资金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相应存款产品的利率在下降。

  利率超5%存款产品匿迹

  去年以来,在理财产品整体收益降低的背景下,不少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较具优势,收益超过5%的产品不在少数。民营银行凭借“高收益、低门槛、支取灵活”的优势,也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参与。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发现,平台上列出的民营银行储蓄存款产品的数量已较之前明显减少,利率也整体下浮。目前大多数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收益率在4%之上,但5%以上的产品已经下架。

  在京东金融的银行服务精选里的“推荐”一栏,《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共有21家银行发行了58款产品,包括8家民营银行、9家城商行、2家股份制银行、2家农商行。58款产品中,有54款储蓄存款产品,其中售罄存款产品高达30只。

  从产品利率来看,24款在售的储蓄存款产品中,有13款产品利率在4%以上,其中利率最高的为4.875%;利率在3%以上的储蓄存款产品共有3款,利率在2%以上共有8款。2%-3%之间的储蓄存款产品的占比在逐渐增大。

  以某民营银行为例,该行发行了11款储蓄存款产品,其中售罄的存款产品高达9只。从产品利率来看,最高利率接近4.9%。在售罄的产品中,产品利率相对于其他产品更高,且期限较短。

  “之前利率在5%以上的储蓄存款产品已经下架了,目前在售的产品利率最高可达4.8%。”上述银行的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储蓄存款产品的额度较少,产品均需要在0点抢购。

  《证券日报》记者打开度小满金融App发现,在理财一栏中的银行精选里,储蓄存款产品不仅数量较之前明显下降,而且利率也大幅下降。记者梳理后发现,目前在售的储蓄存款产品共有7款,较年前减少了很多。其中,利率最高的可达4.875%,最低的为2.25%。产品期限大多数在3年-5年,利率在2%-4.875%之间浮动。

  《证券日报》记者电话咨询另一家民营银行时,据银行客服介绍,今年以来,该行发行的储蓄存款产品利率已经下调两次,无论是京东金融平台还是度小满平台,部分储蓄存款产品利率均进行了下调。以其中一款产品为例,之前利率是4.15%,已从今年5月15日利率变更为3.9%。

  “最近我在一家民营银行有一笔存款产品到期,本想继续购买,但发现高收益产品越来越少了,目前收益率超过5%以上的存款产品已经下架了。”家住海淀区的一位投资者也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

  产品利率走低是市场化表现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具有较强的控制负债成本的诉求,这可能是利率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当前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在银行业的一个具体表现。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对表内存款而言,有必要遵守央行MPA的管理。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创新、高成本的存款负债受到一定的管控,这是它的必要性;其次,市场资金利率快速下降,为银行获取低成本负债提供了相应渠道,可以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等产品来吸收负债,那么对高成本负债的相应需求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自我负债成本调节回旋的余地在增加。

  其次,民营银行接受高成本的负债,之前是因为资金体系价格比较高,高来高走的模式可能还能获利,但现在整个贷款市场、投资市场的价格体系均出现快速下降,所以对一些成本特别高、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成本和信贷收益倒挂的这类品种,银行自身会有主动控制成本的意愿。

  在王一峰看来,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各家民营银行应该适应目前相对低利率的环境,对负债做好自我调节和管控,尤其是对高成本负债的管控。在实际竞争中,吸收存款主要是通过做大客群,通过深化场景,通过场景化获客等形式来加大存款吸收,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定价、以价格的相对优势进行高息揽存。

初审编辑:张雪松

责任编辑:石语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年内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 权益类占七成

    新基金发行又迎来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已跨越“万亿”级大关。[详细]

    06-29 13-06证券日报
  • 银保监会: 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问责高压态势

    《证券日报》记者6月23日从银保监会获悉,为统一规范机构改革后银行业和保险业行政处罚程序,提升金融违法违规成本,严肃整治金融市场乱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保监会近日印发《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详细]

    06-29 13-06证券日报
  • 您的储蓄国债到期兑付了吗?

    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将于2020年6-7月组织烟台市储蓄国债承销银行集中开展储蓄国债到期提醒兑付活动。[详细]

    06-29 13-06大众网·海报新闻
  • 直达实体经济!央行推出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全国两会刚结束,在相关部门的部署下,直达实体经济的两个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就新鲜出炉。那么,这两个新政策工具是怎样操作的?是...[详细]

    06-29 13-06新华网
  • 邮储银行正式纳入上证50、沪深300等主要股指

    6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调整相关指数的样本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A股股票代码:601658.SH,H股股票代码:1658.HK)A股正式纳入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指数,并将于6月15日正式生效。 [详细]

    06-29 13-06财经网
  • 债市发行升温 今年以来超20万亿元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19286只,融资规模20.1万亿元,其中5月份一个月不到就发行3.25万亿元。业内专家表示,进入二季度,在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债券市场渐入发行高位。 [详细]

    06-29 13-06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