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清晨,伴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来自四川灾区的808名小学生和40名教师抵达济南火车站,他们将在济度过两个多月的过渡复学生活。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各部门的援建队伍正在孩子们的家乡北川县,紧张地抢修损毁公路,安装活动板房,平整场地,各种救灾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从山东运往灾区。
5月12日以来,一场连接川鲁的爱心接力从未间断。
山东速度!首支四川省外进入灾区的地方医疗队,全国最早进入灾区的消防救援队伍之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发!齐鲁大地每个人的心中激起波澜,爱心“集结号”迅速吹响——
当晚,山东省委、省政府给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慰问电,并迅速提供了首批300万元救援资金。民政、卫生、公安、地震部门连夜做好医疗器械药品和人员等各种救灾准备工作。
5月13日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紧急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省委书记姜异康表示,要把支援抗震救灾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以赴支援灾区人民。会上决定成立山东省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任组长,下设物资救灾组、救援和医疗组、捐赠组、综合组等,负责救灾物资调运,医疗和救援力量的选派,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调拨、统计等。
5月13日凌晨6点,我省派出50人的医疗队、53人的地震救援队和60人的消防救援队,携带各种急救药品和抢险救灾器材,乘专机火速赶赴四川德阳灾区。千佛山医院皮肤科主任辛琳琳当时正在值班,忽然接到院方电话,15分钟内紧急集合完毕,40分钟内赶到机场。同行者中,有的甚至来不及回家拿点衣物。到达灾区后,他们顾不上擦去泪水和汗水,冒着频频发生的余震立即开始“与死神赛跑”。
这支医疗队,是四川省外首支进入灾区的地方医疗队。随后,千余山东医疗卫生救援人员陆续赶赴前线,共抢救出群众189名,其中生还者83名。截至6月4日,我省医疗卫生救援队共诊治伤病员9682人次,转运伤病员909人,疫情监测403874人次,环境消杀面积1490.44万平方米,消毒车辆4233辆……
山东消防救援队也是全国最早进入灾区的消防救援队伍之一,先后分三批派出771人,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60多名被埋群众的重生和近3000名被困群众的安全转移。
令人动容的还有那些志愿者的身影。5月14日凌晨一点,日照市莒县洛河镇东皂湖村60岁的老汉刘光瑞等10位农民驾起三轮车,冲破茫茫夜色,踏上了远去四川灾区的漫漫征程。近四天三夜,他们辗转近3000公里来到重灾区四川绵阳市,在安县黄土救助站,他们两天内搭起了200顶帐篷,晚上却睡在车斗上。此后,他们又忙着铺水管、建厕所,搬运物资,直到5月31日踏上归程。
山东力度!“只要灾区需要,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我们的所能,全力予以支援”
灾区一线,救灾队员奋不顾身;后方,9300万山东人民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地震发生后,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陆,齐鲁儿女滚烫爱心汇聚成爱的暖流,涌向灾区。
5月17日,在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省委书记姜异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指出:“只要灾区需要,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我们的所能,全力予以支援。”
省领导、省级老同志和省直机关干部率先垂范,慷慨解囊捐助灾区,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有集体和个人来到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捐钱捐物奉献爱心。到目前为止,全省捐款捐物总额已经近30亿元,累计向灾区调拨款物5.97亿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建设。
莱钢集团退休职工、党员崔维义身患癌症,靠化疗维持生命,在临终的前三天,还因病情加重而深度昏迷,但意识清醒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催促妻子缴纳100元的“特殊党费”。鄄城县鄄城镇的李桂玲今年已经60多岁,由于身体有病,她委托儿子来到菏泽市红十字会,捐上了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硬币和小额纸钞5000余元,在场工作人员无不热泪盈眶。5月17日晚,省慈善总会、山东电视台联合举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现场开展捐赠活动,现场捐赠总额达4150万元,其中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捐献1000万元,
此前一天,该公司已通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5月23日,“鲁川血脉情·帮灾区人民建个家”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赈灾义演募捐活动举行,海尔集团、大众报业集团等单位以及各地民众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善款4亿多元。
与此同时,针对灾区人民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实际,我省各地企业、员工加班加点,全力支援灾区。包含着山东人民深情厚谊的棉被、帐篷、手套、药品、蔬菜等等,随着滚滚车流、隆隆列车和运输专机飞赴地震灾区,给广大灾民送去了山东人民的关爱和问候。
山东热度!前方克服重重困难加紧援建步伐,后方救治转运伤员安置灾区学子……
5月22日晚,民政部下发通知,明确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北川县。
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据统计,从5月12日到27日,半月时间,北川先后发生余震7200多次,其中6级以上余震5次,县城和一些重灾乡镇几成废墟。此外,道路严重损毁、板房选址困难、供电保障不到位等,大大迟滞了对口援助计划的开展。
对此,我省提出立足自身不等不靠,板房建设适应当地群众的要求,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安置点建设打破常规,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坚持便民利民,充分考虑灾民实际生活需要,综合考虑学校、卫生室、粮站、供水点、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布局和建设。对道路不通的乡镇,调集供应帐篷,解决居住问题。6月1日,我省援建北川的第一所板房小学——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正式复课。截至6月5日,已有3918套板房运抵灾区,各施工点共完成板房安装789套。值得一提的是,援建中,很多队员一直靠吃方便面等充饥,直到近日部分野战炊事车到位,才首次在灾区吃到了热饭菜。
在后方,我省目前共接收了397名震区伤员,负责治疗的都是最好医院,让最好的专家出诊。而转来就诊的伤员中老年伤员、严重复合伤伤员、截肢处理伤员数量多,其中年龄最大的93岁。为此,我省成立了包括19个专业37名专家组成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为重伤员巡诊会诊,眼下,伤员病情普遍稳定,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
针对灾区学生就读困难问题,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立即建立灾区学生入学“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减免一切费用,尽一切可能安置来自灾区的孩子入学随班就读。到6月5日止,全省已接受来自灾区的学生1000余名,他们在就读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呵护下,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学习。
真情没有疆界,大爱超越千山。眼下,抗震救灾还在继续,齐鲁儿女的爱心还在继续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