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孩子创作的音乐常常带来启发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桐   2017-07-09 15:15:00   作者:吴桐

  前晚,在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上,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演绎了两个孩子的作品:11岁西非少年伊赛-拉比乌的《生命是一种节奏》,以及15岁中国女孩冯书雅的《玛尼石回忆录》。与此同时,10个孩子在参加纽约爱乐乐团带来的小作曲家工作坊,他们中最小的10岁,最大的17岁。参加完一周时间的工作坊,每个孩子都将交出一部重奏作品,在7月8日晚的音乐会上由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演绎。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乔恩-迪克说:“许多孩子都是潜在的艺术家,他们的音乐常给成年人带来许多启发。”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办于1995年。乔恩-迪克说,创办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孩子们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将自己内心的音乐表达出来。7天里,乔恩为孩子们设置了一系列独特的课程。

  工作坊最开始的自我介绍环节,乔恩让每个孩子用一个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名字,其他人再重复一次他的动作。昨天下午的热身游戏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一起用手拍出一个固定的节奏,轮到每个孩子,都要加入一个自己发明的节奏。如此重复叠加,便形成一个集体创作。

  迄今为止,小作曲家工作坊项目已经去过许多国家。“芬兰让我印象深刻,虽然那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高。而在委内瑞拉,你能看到音乐如何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提到中国的孩子,迪克说,他们有些害羞,但其实他们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和创造力,他们会把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在音符里。

  伊赛-拉比乌说,他的作品《生命是一种节奏》是寄给尼日利亚的一张“明信片”,音乐里呈现了非洲大地万事万物的节奏。而冯书雅的《玛尼石回忆录》则来自于她去年夏天在西藏的一次旅行。诵经的老人、高远的蓝天都给她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思考。

  冯书雅的作曲老师居文沛说,她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自由地玩耍、自由地浸淫在哲学、文学和戏剧之中,去发现和思考。

  乔恩说:“不要低估孩子们的创造力。一个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孩子,也可以自由地玩乐器、唱歌。小作曲家项目只是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作曲家的可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