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文化自信传新韵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赵季平 夏滟洲   2017-07-09 15:10:00   作者:赵季平 夏滟洲

  ——赏雷佳博士毕业音乐会

  6月13日晚,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青年歌唱家雷佳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学位毕业音乐会。雷佳精湛的演唱,不仅为攻读博士学位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传递了她铭记师恩、不忘初心、弘扬传统的心愿,收获了观众真诚而热切的掌声。

  这场音乐会融“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段、创作歌曲”于一体,以大容量、多语言、多风格为特点,展现了雷佳驾驭多种唱法的技巧与能力。在她歌与情、声与情、动与情的一招一式中,不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也反映了中国声乐教学近期取得的进步。由于历史原因,西洋歌唱一度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本土的声乐传统却有式微之虞。所幸,一批有识之士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最终在舞台实践中,借鉴各民族音乐的成熟经验,创新发展了具有独特人文色彩的中国当代声乐。雷佳在其导师的悉心调教和诸多前辈的精心点拨下,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创新与实践,很好地将声乐、表演与情感相结合,将中国戏曲、曲艺说唱、民族民间音乐等传统风格与西洋歌剧传统风格相结合,确证了这一经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立足中国音乐传统,雷佳唱出了“中国的声音”。开场的《渔翁》,雷佳用略带吴语的促声而产生的轻巧又不失力道的独唱,表现了郑板桥词中的困顿和潇洒,宣示了独特的语音音色是实现中国声乐艺术价值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段。其后的《玫瑰三愿》,是近代较早探索中国音乐风格的作品,雷佳在平实质朴的吟唱之中,融入了富有哲思的艺术理解,凸显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力量。

  立足前辈艺术家的创造,基于中国声乐创演经验,唱出“中国的声音”,为世界认同。雷佳数度参与歌剧《木兰诗篇》《白毛女》等演出,不仅提升了歌唱水平、拓宽了歌路,也丰富了舞台经验。在导师彭丽媛教授的耳提面命下,她走着一条从民族声乐唱法到中国声乐再到中国歌剧的艺术实践道路。导师所达到的艺术高峰,激励了雷佳在《木兰诗篇》中变挑战为历练,她充分利用自己的戏曲功底积累,结合西洋歌唱的技术,用真假声混合的音色将《我的爱与你相伴终生》的温婉与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白毛女》咏叹调《恨是高山仇似海》的演唱中,她继承了郭兰英、彭丽媛等前辈大家的优点,注重歌唱中咬字与归韵的润腔处理,以及中国戏曲中的跺板、唱腔及气息的运用,借“喜儿”释放出了她炽烈的情感。用内在的功力,完美呈现了白毛女苍劲的形象。这标志着中国声乐新的生命力已经绽放,中国声乐姐妹艺术风格的借鉴和运用“古为今用”的现代阐释有了新的样本。

  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演唱者长时间系统训练,更要求歌唱者具有开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学习态度。音乐创作不断向前发展,对歌唱家的用声技巧、风格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声乐艺术的优秀传统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雷佳系统学习了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作品。音乐会中选取《阿里路亚》《你们可知道》《为艺术为爱情》,从气质、形象及艺术表现上展现了雷佳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在声乐技巧上的全面提升,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雷佳的演绎,对保证西洋发声方法、发声位置,用气息的平稳和流动以达到声音线条的连贯(Legato),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展示了她独特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快速的花腔和颤音,令人惊叹!她对元音的强调,对元音、辅音的分配也都恰到好处。雷佳的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代表了中国声乐的世界视野,唱响了中国声乐的世界声音;同时反映出以雷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歌唱家秉承“洋为中用”的文艺思想,积极学习和汲取各国优秀文化的营养成分,意义深远,值得研究。

  雷佳的毕业音乐会,是目前中国声乐教学要求最严苛、最全面的音乐会。目睹导师和学生宽阔的学术视野及其自如行走于中西之间的歌唱能力,不禁感叹:几代歌唱家以强烈的责任感弘扬中国声乐艺术,他们秉承多元的审美理念,练就扎实的传统功力,同时掌握中外声乐发展成果,才让中国声乐艺术自觉自信,发扬光大,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外交流、搭建文化纽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