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中国交响乐当扬民族风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黄敏学   2016-11-02 15:31:00   作者:黄敏学

  音乐人应该从演奏到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法到传播,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审视社会热点,传承中华文化,扎根民族沃土,挖掘出音乐中的“中国范儿”。

  10月15日,由指挥家张艺、钢琴家陈萨、琵琶演奏家张强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的“‘交响中国风’国家大剧院中国作品主题音乐会”,演绎了赵季平、杜鸣心、于京君、商沛雷4位作曲家的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使“交响音乐中国化”的话题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其实,“交响音乐中国化”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00多年前交响乐引入中国之初,便成为萦绕在中国作曲家心头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风交响乐已经形成了三种创作模式。

  一种是将中国历史传说转化为交响乐的主题,用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旋律讲述中国故事。比如,1959年由陈钢、何占豪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获成功,成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之一。新世纪以来,类似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罗新民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刘三姐》、关峡作曲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第二种是钢琴协奏曲,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恢宏大气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自那之后,中国风的钢琴协奏曲作品虽然仍不时涌现,但让听众津津乐道的却少之又少。

  第三种是将中国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融合,丰富其音响色彩,提升其艺术表现力。早在80年前冼星海创作《民族解放交响曲》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实践。近年来,《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传统名曲纷纷推出了民族器乐协奏曲改编版,但原创性的作品尚不多见。

  总的看来,中国风交响乐的“生态”还不平衡,最近几年能够广泛传播的经典之作也不多。这就要求创作者在作曲技法与思维方式上适当调整,创作更多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风交响乐在传播与表达上,应该重视宏大主题与鲜活表达之间的关系。音乐可以抚慰心灵,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诉求不一样。所以,创作者应深入研究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研究受众对交响乐的接受与理解程度,以细腻的、有代入感的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关峡创作的《第一交响序曲》就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作品在讴歌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精神的同时,又表现了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英雄主义情怀,“言”近旨远,获得了观众好评。

  中国风交响乐还需要融通中国文化精神,重视听众的文化心理。当前,有些业界人士从创作技法到演奏风格都照搬西方的套路,好像观众越听不懂越好。如此追求交响乐的“西洋味”,中国风格就成了无源之水。实际上,要创作真正为群众所接受、获得广泛认同,专属于我们民族与时代的中国风交响乐,音乐人应该从演奏到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法到传播,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审视社会热点,传承中华文化,扎根民族沃土,挖掘出音乐中的“中国范儿”。

  (作者单位系泰州学院音乐学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