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谣”流行,只因好儿歌“断档”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张培国 2016-09-04 11:43:00
由广东省文明办、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岭南童谣节”近日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主办方从全省21个地级市征集了208首童谣,经过专家初评,选出60首入围作品,月底还将选出30首获奖作品。应该说,如此活动,在童谣式微的当下显得格外显眼。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可以说,很多孩子是首先从儿歌、童谣中认识了世界,形成了最初的价值观、善恶观和道德观。但据笔者观察,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童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一分钱》《捉泥鳅》等“老调”上。相比儿歌、童谣的止步不前,网络歌曲、“灰色童谣”却大行其道,全国少工委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平常喜欢哼唱“灰色童谣”的孩子占56%,73%的孩子认为“灰色童谣好玩、顺口”。
童谣跟不上时代,根源在于全社会对儿歌教育的边缘化认识。应该看到,很多承载着“70后”“80后”儿时记忆的童谣、歌曲,已经逐步与时代脱轨。而《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的盛行,更让孩子们的欣赏“成人化”;儿歌创作面临尴尬,一方面,儿歌创作人才少,儿歌产量自然不高,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进程中,因无多大利益可图,一些创作者放弃了儿歌创作;学校儿歌教育也有待反思,教材中的儿歌因年代久远,无法在现在的孩子心中引起情感共鸣。正是几乎无适合的儿歌可唱,导致了“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发现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等“恶搞儿歌”“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中流行。
童谣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成长的记忆。童谣断档必然会使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流失,应该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还需要抓住根本,从儿歌创作源头、学校教育抓起,让口口相传的儿歌成为孩子童年快乐成长的主旋律。从这个角度来看,“岭南童谣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正如主办方有关负责人所说,通过创作、传唱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童谣,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让青少年在歌声中了解岭南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热爱岭南家乡的情感。相信随着童谣节的持续举办,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岭南童谣节”启示我们,保护和传承童谣,对于全社会来说,要抓好儿歌、童谣创作源头。各地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创作者、爱好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创新力度,搜集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幽默、精彩的素材,创作出更多使用儿童语言、充满童趣的儿歌、童谣。要让儿歌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教师要利用童谣课带领孩子们学习并传唱,师生们将童谣融入“跳皮筋”“快板”“拍手歌”之中,真正用通俗易记、朗朗上口、健康向上的“新儿歌”占领校园文化生活。电视台、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要多开辟一些有利于儿歌传唱的频道和栏目,让儿歌、童谣唱响,传遍千家万户。相信通过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媒介的合力,好童谣一定能在孩子们中传唱开来,“儿歌断档”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