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黄河大合唱》是用来逗人笑的吗?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针未尖   2015-09-05 17:20:00   作者:针未尖

  “重唱《黄河大合唱》?旋律和原来的一样吗?”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交响音乐会上,当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听说最近有很多重唱《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与作品时,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立刻挺直腰杆追问“改编了多少”,脸上挂满警觉的神色。原来,年过七旬的她被近来一些胡乱改编《黄河大合唱》的作品气得有了戒心。

  比如,最近有个恶搞《黄河大合唱》的小品,9个年轻人参与表演,男生穿着清一色中山装,女生则是蓝布褂、黑短裙,一副抗战时期进步学生打扮,表情严肃,像模像样。但伴随着音乐声响起,他们中有人胡乱挥舞手臂佯装指挥,有人双手悬空佯装弹琴,其他演员或张嘴或瞪眼,一会儿高高跳起,一会儿又匍匐于地。正经的表情配上搞笑夸张的动作,竟引得一些观众笑得前俯后仰。恶搞《黄河大合唱》的案例不止这一起。网上也曾流传一个视频:一群大学生在宿舍里恶搞《黄河大合唱》,有网友封之为“激情版”,视频里“充满了无耻的笑声”。“《黄河大合唱》是用来逗人笑的吗?”冼妮娜对此很不舒服,尤其是当她听到一些人声称“没有什么是不能恶搞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黄河大合唱》是享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冼星海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苦难、挣扎和奋斗,以及对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数十年来经久不衰,传唱至今。作为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在听到那些胡乱改编的所谓“黄河大合唱”时,所表现出来的震惊与气愤,我们不难想象。事实上,《黄河大合唱》谱写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它表达的这个意境,绝对不适合用夸张的动作、搞笑的表情、群魔乱舞般的状态来演绎。严肃的经典音乐被恶搞至此,假如冼星海先生在世,或泉下有知,也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尽管一些创作者声称,他们是用喜剧的理念诠释爱国情怀。但是,“光是去想想这首歌曲诞生的那个特定时期赋予它的独特意义,你就不可以去娱乐它”。这些所谓“创作者”,对脍炙人口的经典音乐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更是对历史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在我们举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当下,将《黄河大合唱》等经典抗战文艺作品肆意拿来恶搞和娱乐,还美其名曰“艺术”,这是让人不齿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