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铺路 有音乐架桥
来源:音乐周报 编辑:陈茴茴 2015-01-25 10:11:00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音乐是一种道德法则,它使宇宙有了灵魂,心灵有了翅膀,想象得以飞翔,使忧伤与欢乐有了如痴如醉的力量,使一切事物有了生命。”在许多国家,音乐是人们庆祝新年必不可少的内容。1月3日下午,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的中德少年合唱团新年交流音乐会开幕之前,德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官员魏多丽(Ms.Doris Wildemann)引用柏拉图这位伟大哲学家关于音乐魔力的形容,阐述了音乐把人们团聚一起、增加人与人的交流和促进友谊长青的独特力量。
当天,来自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中文合唱团”和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联合出演新年交流音乐会。德国少年用中文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北京欢迎你》等歌曲,熟悉的旋律迅速拉近了他们与现场观众的距离。有趣的是,德国孩子们演唱了众多中文曲目,中国孩子们演唱了德语、意大利语、英语等曲目。两个合唱团还一起演唱了《同一首歌》、《茉莉花》等歌曲,最后在著名指挥家杨鸿年的指挥下,中德少年共同用中文与德文一同演绎《友谊地久天长》这首经典曲目。
唱好汉语歌,说好中国话
德国伯乐高级文理中学的“中文合唱团”对中文歌曲的熟练演绎让人惊讶,担任当天音乐会主持的两名该校中学生一口流利的中文,更是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翻开音乐会节目手册,其中一页是“中文合唱团”所有成员用稚嫩但端正的中文写下的自己的中文名字。成立于公元852年的伯乐中学,是欧洲德语区最早的12所公立高级文理中学之一,也是杜伊斯堡-埃森鲁尔都市孔子学院的长期合作单位。学校的“中文合唱团”组建于2013年10月,先后多次出现在中、德两国外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2014 年3月29日,随同习主席出访德国的彭丽媛女士专程访问了该校并观看合唱团演出,亲切鼓励同学们通过演唱中国歌学好汉语,到中国去,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2014年的夏天,“中文合唱团”首次来到中国,在“中德语言年”闭幕仪式上演唱。2014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巡演团与伯乐中学合作演奏,并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为了帮助合唱团学生们实现再次来到中国的强烈愿望,中央音乐学院特别申请了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支持,不仅委派专家赴德对“中文合唱团”进行短期音乐指导,还邀请该团在新年之际来到北京,出演这场“中德少年合唱团新年音乐会”。借音乐会契机,伯乐中学校长司空佩岩(Ms.Petra Schnell-Kloeppel)还向中央音乐学院的王次炤、郭淑兰、杨鸿年、刘月宁四位教授颁发了顾问聘书。“中文合唱团”在音乐会上还特别献上了一首改编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司空佩岩说:“我们今天来的同学,他们打包带来的不是乐器,而是他们的声音。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学生虽然刚开始学习唱歌不久,但是他们却把彭丽媛的建议和叮嘱牢牢地记在了心头,通过学习演唱中文歌曲来使汉语学习变得轻松。”
“基地”揭牌,交流深化
中德少年合唱团新年交流音乐会之前,举行了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刘月宁主持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成立的揭牌仪式。德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官员魏多丽(Doris Wildemann),伯乐中学校长司空佩岩,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王永利,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党委书记郭淑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理事会及专家委员会代表肖学俊、陈自明、杨鸿年、李祥霆、周青青、张伯瑜、秦文琛、章红艳,全国政协、中联部、欧美同学会等领导及社会各界300余人参加。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是2014年9月获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正式批准,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全国惟一以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核心内容的新平台,也是第一个体验中心,旨在协调国内外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协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具有教学、演出、科研与体验等多种综合性功能。新建立的“基地”将不断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提供多种形式的合作机会与分享平台,为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王永利副主任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孔子学院通过语言和文化交流来搭建一个沟通中外的文化和交际的平台。我们用了10年的时间,在过去的10年间,这个项目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国内院校的支持,现在我们在全世界127个国家建立了476个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音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也是一个工具,对我们这项工作和世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音乐学院为我们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我想一方面要感谢,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的大师们、教授们和青年学者能够参与和支持孔子学院事业,为世界的友好和和平做出贡献。”
音乐让“东西方走得更近”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孔子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乐”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和之美”是孔子对于音乐的美学思想。从2012年6月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了全球第一所“音乐孔子学院”以来,音乐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中国音乐课程、讲座、音乐会等多种类型的音乐文化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国音乐知识和技能,走近中国文化。学院以音乐这个具有“世界语言”的工具为纽带,拉近东西方的距离。随着中国民族音乐在海外的推广及受到热烈欢迎,音乐孔子学院不仅使海外华人中重拾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还吸引了更多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海外人士走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在“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取得成功后,“请进来”逐渐成为音乐孔子学院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上的方向。从2013年12月在第二届音乐孔子学院理事会期间成功举办的“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首届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国际高端论坛及主题音乐会,到此次中德少年合唱团新年交流音乐会及中央音乐学院“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的建立,音乐孔子学院力图通过每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与项目,努力让“东西方走得更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