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在当下,是传播媒介更是艺术创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怡 梦 2014-12-28 10:14:00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录音技术,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将受到多么大的局限;更难想象,如果没有录音艺术,音乐艺术的美学色彩将失去多么大的光辉。”在不久前发行的李小沛录音作品专辑卷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如此写到。从一张歌者的专辑中人们可以听到一种独特嗓音的各种演绎,从一张录音师的专辑中,人们听到的会是什么呢?录音之于音乐,录音师之于音乐创作,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特质:记录、表现、创作
央视总录音师李小沛认为,录音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方式,“录音虽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存在,但它具有艺术创作的性质,其本身包含了录音师的取舍,这种选择就是录音师美学观、审美取向的体现”。在李小沛的视野中,现代音乐作品的完成,离不开录音师的参与,录音棚里的分轨录音、混音过程其实是一个创作过程,音色关系、音量关系、层次关系、所处的音响空间是什么样,都是由录音师决定的,每个录音师可以在其中表现出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艺术造诣。在他录音制作的作品中,以箜篌演奏《春江花月夜》为例,着重表现了箜篌独有的“两面弦”特质,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听到了现实中听不到的一种真实乐器的声音,一面弦在左,一面弦在右,两面的旋律都能听到,但又并不相互割裂,这是现场演奏不可能听到的效果。在空间的把握上,它只表现了音乐空间,未表现听觉空间。“你会在两个声道之间听到满满的箜篌,它有环境,但这环境是音乐内的,不会把你拉到音乐之外。这是我头脑中的箜篌、意识里的箜篌,是我要表现的箜篌,它不是真实的箜篌,但也不是假的箜篌。”李小沛给这首作品所在的专辑命名为《意象箜篌》。
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李大康也有相似尝试,他谈到最近录制发行的全室外同期录音民乐专辑《天人合一》时说,中国二胡、古琴、古筝是二人对坐、面对面欣赏的乐器,与西方的音乐厅演奏不同,“我在寻找这样一种自然的感觉,让一把三尺长的乐器,在两个音箱的立体声之间,通过我的录音呈现在你面前”。李大康认为,录制这张专辑最重要的是在体现自然环境声场的同时,把乐器的形象用声音表现得特别明确,“声音就是画面,人们听见这个声音就能看见这把古琴”。基于此,李大康把录音师对音乐作品的处理定义为三度创作:一度是作曲家、词人,写在纸上;二度是歌唱家、演奏家,把纸上的文字变成声音;但这只是在演出现场,只有几百人能听到,而成千上万人听到的,是从录音师手中传播出去的作品。
理念:还原、自然、传播
在西方交响乐中,如果作曲家在曲谱中写明乐队编制是50人,那么一定会有50位演奏家参与录音,我国目前录制大型音乐作品,往往无法达到编制所需的规模,这种情况下,录音师会采取少数演奏家演奏多次、合成时加倍的方法,再配合混响效果,一般听众听不出其中玄机。这是北京音乐厅录音师万小元为我们透露的一个“秘诀”,这似乎揭示了录音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力量,但当记者如此叹服时,万小元却立刻指出,完整的乐队编制、真实的录音场景是任何录音手段、效果器无法取代的。万小元说:“西方录音师录制大型交响乐会选择教堂、音乐厅而非录音棚,他们更愿意收录真实的空间混响而不用效果器。”由于条件限制,我国录音棚通常是一百至二百平方米大小,无法容纳完整的交响乐团演奏,而且,录音棚并不是录制一切音乐作品的最佳场所,因为棚中的拾音距离很近,录出来的声音大体相似,无法表现独有的空间特点。
既然录音不是万能的,如何更好地表现音乐,就涉及到录音师的录音理念。万小元的录音理念是“还原”。对于优秀的歌唱家、演奏家,他会在弥补设备、环境导致的不足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工斧凿的痕迹。李大康的录音理念是“自然”。大部分作品,录音师所做的只是加工,“音乐作品只有在一二度创作特别精彩的基础上,经过三度创作才能更完美地呈现。”他认为,录音作品的成功要有五个必备条件:作品好、声源好、环境好,最后才是录音师和录音设备到位。李小沛更明确地表示,“我们的创作只有在音乐需要时才进行,并不是强调录音手段、录音方式,它确实是一种艺术形式,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当你过分强调自己的时候,你确实忘掉了你的本质是什么,录音最重要的还是作为传播媒介而存在。”总之,一切是为了把音乐表现好。
未来:研究、综合、独特
一位好的录音师拿到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欣喜若狂倾尽心力,这是万小元和我们分享的工作经验。谈到音乐行业的发展与录音的关系,李小沛认为,录音是被动的,音乐的进步有赖于音乐家在创作中探索。他说,今天的音乐已经变成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综合艺术是现实社会最需要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变大,审美趣味更加丰富多元,单纯几件乐器的演奏,听者会觉得不满足,尤其是年轻人,更需要新的艺术体验,包括节奏、旋律、音色的体验,录音师是创作的参与者,录音对声音的选择与评价、对受众需求的引导与迎合都会复合于其中。
至于录音行业自身的进步,李小沛表示,现在我国还没有音响美学,他为此撰写了不少文章,试图在美学上对录音有所思考和梳理,他已开始探寻录音所表现出的对音乐呈现的“干涉”有何特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等问题。
李大康自1977年第一次录音开始不辍笔记,至2003年已记录了12本录音笔记,2003年之后他开始用电脑记录,他同样认为基础研究很重要,譬如西方对一把小提琴的声辐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而我们对于一把二胡的声辐射有什么特性,录制作品时多是凭经验,尚未有理论依据,“有了基础研究我们就会知道录音的时候话筒往哪里摆”。他还致力于摸索怎样把民族音乐录得更好,“今天我们录西方音乐不比西方人录得差,但我们录中国音乐,要力求做到西方人录不出我们的味道。”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