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阿拉伯民族音乐之旅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4-04-18 16:25:00

  阿拉伯民间音乐让听者们感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亲和力,充满世俗化、平民化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很多人对阿拉伯文化的惯有意向的理解:阿拉伯文明的古老和神秘并不意味着它仅有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金字塔,每天清晨在清真寺虔诚做礼拜的穆斯林教徒,蕴藏着丰富石油的大油田开采等一直以来都是让人向往而又遥远不得亲身一见的风景,还有跨越了国界、种族、民族的界限,能被世人所共同感知的,具有阿拉伯特色的音乐之声。

  阿拉伯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与民间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基本表达方式都是用男女交替领唱+伴唱+合唱来完成的。它描绘普通群众的生活形态、生活情趣、性格特点或日常事件等方面。其中以反映恋人之间、夫妻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曲目最多,也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男生沙哑的唱腔与女生深情温婉的不断相遇合唱,彼此回应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有些出乎意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言情叙事模式——惊天动地的生死离别+让人酸楚的哭诉和倾情,而是以一种轻快但又笃定的节拍作为基础,以夫妻之间情感交流和变化的过程作为论述框架,从中概括和提炼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言情叙事模式——面带微笑的接受+坚强勇敢的承担。这对于追求异国情调的听者来说,除了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和愉悦之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阿拉伯民众生活的现状,并从中品味出阿拉伯民间音乐自有的内在价值。

  这种模式背景下的男性群体对待事业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乐观的态度有时会转化为一种孩童般的幼稚和天真。但对待生活又兼具性格刚强,意志坚定的强悍的气质。不轻易流露情感的轨迹,偶有展现,亦是尽量遮掩和克制,不似文弱书生的感情那般温存体贴。对家庭和爱人的关爱更多的是作为对人生、理想、事业的追求和展望下的某种注脚,对妻儿的安慰和鼓励甚至是略微有些轻描淡写,感情的抒发呈现一种粗线条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和曲折,只是在某些时候,感情会变得热烈、浓厚,用伤感和忧郁的口吻直接说出对爱人的思念。

  女性群体的性格形象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来理解。就家庭来说,她们对自己的丈夫充满了依恋和崇拜,对外部世界,她们勇于承担生活的重担,全力支持自己丈夫的理想和事业,没有过多的埋怨和指责。她们把内心的隐痛深藏在心田,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听者们从很多唱词不仅能够体会到多数阿拉伯女性的某种共同的语言和心声——作为妻子,她们思念丈夫,但是,她们不会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就会变得消极和软弱,反而要鼓励丈夫到外边世界去闯荡,不要有后顾之忧,而她们自身也要支撑家庭和日常生活,不会成为一种累赘和多余。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领悟出阿拉伯人对于生活的理解:生活不相信眼泪,不相信懦弱,所以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彼此都要相互鼓励,相互理解,有勇气直面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

  反映爱情故事的曲目是阿拉伯民间音乐永恒的主题,在各色反映阿拉伯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的音乐类型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看似波澜不惊而质朴简单、温和淡定的旋律对外传递出两种东西:一种充满前瞻性和长远性的爱情规划蓝图跃然纸上——浓烈火热的投入对爱情来说是短暂的,因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而细水长流更有挖掘的空间,坚定执著更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一种广大阿拉伯民众对事业、生活的一般性的理解和态度孕育其中——我们很富有,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很充实。身处这样的情怀之中,听着阿拉伯扬琴与乌德琴美丽的音符响起,接受到的那种舒适和惬意会让听者产生一种特殊的灵感:她早已经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如同满月居于夜空之中。

  宗教音乐是阿拉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以热情奔放、简约直接为总体基调的民间音乐有些不同,阿拉伯宗教音乐深沉内敛、严肃庄重,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就总体的节奏形式而言,阿拉伯宗教音乐可以分为无特定节奏的自由即兴作品和有循环反复节奏类型的乐曲,前者源于典礼仪式当中的吟唱,非常自由多变,后者多是依据已有的乐曲模式,反复变奏而成的,其基本音节是以1/4音为单位,比西方音乐多出了几乎一倍的音节。具体说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曲调被分成小的片段组合而成,对任何一个音的强调都要经过反复振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非音乐的关联性因素作为辅助性理解,和声观念和特点也不如西方音乐那样突出,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同一个阿拉伯曲子当中几乎没有西方音乐常见的固定的单一的节拍。它通常会有一个独立于整首曲目的旋律作为开头,称为Taksim,它完全可以脱离固定的音乐格式,不断往返并独立表达,在事实上扮演了一个在完整音乐叙事之前出现的开幕曲的角色,有了序曲的抛砖引玉后,陆续就会出现雷同式、分段式,相互烘托映衬,前后呼应,增强效果,形成一种不连续的、松散的耦合性的张力,充满了大量的变化音,缺乏乐曲结束时所需要的终止感,旋律之间的变化和差异更微妙、更细腻,在其它的形式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就使得阿拉伯宗教音乐形成了远比西方宗教音乐更复杂难懂的节奏模式,由此衍生出来的那种几乎无差异的、抽象性的选择取向,使得很难用某种单一的、明确的概念或者系统的结论去理解它、概括它,这非常符合宗教音乐一贯强调的音质模糊、神秘莫测的气氛可以增强群众顶礼膜拜程度的特色。第二种情况,装饰音符非常广泛的运用。在阿拉伯民族的宗教音乐中,几乎没有任何长音是不被装饰的,这和印度民族音乐很相似,只是,与印度民族音乐中的修饰音大多着眼于净化心灵、维护音质的纯洁性的单纯情感需要不同,阿拉伯宗教音乐中的装饰音符隐约可见其是作为某种能够施行控制和约束的政治理念上的需要而存在。演奏方式上的意识形态化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形而上哲学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反映一个事件还是一种群体性活动都在始终追求一种能够从个人叙述转化为群体性认同最大化效应理性思辨,这使得它不同于很多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当个体与个体之间发生某种孤立性事件后习惯性的从音乐中去寻找情感寄托的那种形而下的渲染手法。

  在具体的演奏过程中则延续和深化了阿拉伯宗教音乐抽象性强、装饰度高的特征。复调高强度、交叉式地运用,段落与段落之间呈现出的弦音逐级递增和强硬,以此去覆盖上一级别节拍的声音,依次循环往复。它似乎不鼓励用顺畅、和谐的起承转合作为下个段落的铺垫和过渡,而是增加大量的带有冲突性、对抗性的元素,并逐步地升级和扩大,堆砌成一团表面上看似空洞和虚幻,但其内部却潜藏着未知的、充斥着情绪化的一系列的引爆点,以此构成了阿拉伯民族音乐逻辑自洽上的张力,其乐曲本身的高低起伏、语调的抑扬顿挫的拿捏都是在这样被窄化的空间中完成的。从产生的客观效果来说,弱化了内部音乐主题之间的可协调性和灵活性。

  听者们或多或少地能从阿拉伯宗教音乐中体会到某种源自于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有一种集体性的情感——焦虑在蔓延,对外界敏感而多疑,它在情感轨迹上的变化远比净化心灵、鼓舞人心的民间音乐要复杂的多,它不是为了追随现代音乐发展的潮流而进行的实验,也没有扮演超然物外的“他者”角色,而是重点强调了一种比较含糊不清,带有隐喻性质的诉求,并在这音乐中依次铺陈和展现出来,并和它所具有的两大主要特征:高度抽象的意识形态、高度浓缩的装饰音节相互吻合,相互佐证。首先,先验式地建构起某种背景框架——意识形态上鲜明的选择性。其次,通过对音符刻意采取集中化铺设和编排——强有力的、被修饰的音符、节拍在所有段落中的运用毫不掩饰地展示了其具有的教化功能;这种毫不掩饰地用由音乐所表达的情绪的程度来决定,并用来判断自身的力量和级别。

  这种音乐上的表达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即:如何保证开放创新的思想与神性正统思想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以此最大限度减少被外界曲解和误判的可能?从有关对阿拉伯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评析中也许可以得到些许启示。当代阿拉伯最著名的诗人、文学思想家阿多尼斯在他的研究阿拉伯文学和文化的经典著作《稳定与变化》中指出,阿拉伯文化曾经灿烂辉煌但现在却处于停滞状态中。因为,阿拉伯国家的文化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传统主义色彩占据主导地位,必须革新阿拉伯的历史文化传统,要在考量阿拉伯世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历史与文化提问,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发现,以此对抗狭隘的种族和地域观念。以变化超越稳定,这才是阿拉伯文化的希望所在。

  从局部来说,有些曲目的着力点更关注于情绪最大化的释放,对人性和生命的关注和尊重的表达略显得笼统。但是,不能因此就对阿拉伯音乐一概而论,坚持原则,强调合理的利益诉求和强硬、霸道的处事方式概念是不同的,一定要辩证地做出区分和甄别,外界对其宗教音乐存在的某些非议完全是由于无知和偏见造成的,尤其是不能以其宗教音乐中出现的极少数争议的注脚全盘否定阿拉伯宗教音乐本身,代替和覆盖其民间音乐的价值,进而忽略和否定大多数阿拉伯地区民众追求美好生活,开朗乐观,热情开放的普遍性特征。

  就整体而言,阿拉伯宗教音乐在音域上所要表达的主流的思想始终是理性的、温和的,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乐观健康的愿景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阿拉伯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本质上说是“求大同,存小异”的。就“求大同”来说,两者具有某种共同的价值导向:现实生活是残酷而实际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使人前行的重要推动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定的信仰的同时,也要对有一些事物需要警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音乐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绝对不能以牺牲本民族的特色和精髓为代价。越是民族的,就越需要保护和弘扬,这是保持独立性和自由度的关键因素。 (文 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