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历史的庄重与传奇的曲折相统

来源:文艺报   编辑:乐音   2014-04-13 10:00:00

    ——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

  千里冰封,寒风搅雪,在肃杀酷冷、悲怆苍凉的北海(贝加尔湖)之畔,飞扬起“泪水留在故乡,思念留在心上。听胡笳声断肠。母亲啊母亲,符节啊符节,赐给我所有希望,给我咬牙活着的力量,不管回家路多长,我看见,看见白发苍苍,我那白发苍苍母亲,我看见八百里秦川,我看见故乡,我要回到家,回到家乡”那激越高亢、穿石裂帛般的一咏三叹。苏武,这个顶天立地的大汉英雄,呐喊着,呼啸着,屹立在舞台中央。时代精神的吹拂,爱国主义的象征,蔚然壮观的气势,黄钟之鸣的音符,强强联手的团队,烘托起壮怀激烈的剧场氛围,点燃了观众炽热而升腾的情绪。

  歌剧的本质是音乐统领一切,但离开了跌宕奔突的戏剧冲突,缺少了剧本的思想深度和诉求,也无法成就一部精彩的歌剧。音乐与戏剧合而为一,剧本的思想深度和诉求,不仅仅是音乐的艺术,更是舞台艺术一种非常重要的呈现。《大汉苏武》的剧本历经“七稿八稿,没完没了”的反复修改,打磨提升,奠定了卓尔不群的大戏框架和艺术视角。剧本以爱国主义红线贯穿始终,人物形象鲜明,情节集中凝练,线条疏朗明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状写历史人物又跳出了有的历史剧所表现的那种拘谨,讲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活脱出一个宁死不屈、执节守忠的大汉汉子形象。进而通过一个人气节的张扬,传递出一种民族风范和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剧作家党小黄艺术地把古老的历史浪花转换成新的时代精神。剧中,苏武当然是英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一个相交者的挚友、诤友。编剧在浓墨重彩描摹苏武形象的同时,不忘对苏武性格作立交桥式的诠释,为英雄形象铺垫了更多普通人的情愫。他的身上既有高远的志向,也不乏真情的流露、无声的悲伤。那可贵的坚守与信念,正是依附于这种血肉饱满的躯体之上。在剧作家的笔下,苏武的形象是高大的,也是朴素的。他的主流行为(甘于身处随时可能丧命的险地、忍受不毛之地的苦寒、耐住几千个长夜的寂寞、咽下家园无还的痛楚)没有过度的渲染、刻意的雕饰,只是通过青丝熬成白发、满盈的符节磨蚀成一根光秃秃的木杆的具象“写真”,勾勒出了人物的丰赡画像。剧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匠心独运地添加了牧羊女索仁娜与苏武的爱情篇章;设计了大单于出于对苏武忠诚的感叹和敬畏而放他回去的心路;构建了导致李陵归宿的全新线索。这些情节的融入和萦绕,对苏武形象的鲜活与厚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相关李陵的一章,剧作家在创作中不仅豁透出那种“艺术家的勇敢”,而且精心细致地抽丝剥茧、挥笔弄墨,捕捉到了李陵的悲剧性格和在特定的舞台情境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冲突。历史上的李陵客居匈奴20余年,最后是病死的。剧本中李陵却因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何日相逢在故乡”而羞愧不已,举剑自刎。一代名将,曾经顶着显赫的荣誉光环,拥有乡亲的热情礼赞。此刻,眼睁睁看着老友长兄苏武就要和符节一同荣归故里,而自己今日却是“名已聩”、“将安归”!此人此物,此情此景,李陵的这种独立行动也就显得合乎情理。郭沫若说得好,“古人的心理,史书学多而不传,在这史学家搁笔的地方,便须有史剧家来发展。”李陵的自刎,凸显了苏武的伟岸。该剧整体气势磅礴,染乎中国的人文精神,讲述中国的动人故事,完全适合用歌剧的形式进行表现。

  歌剧以音乐为其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导演与作曲的创造性演绎,出色的完成了《大汉苏武》的二度创作。导演陈蔚高屋建瓴,指挥若定,几百人的金戈铁马在她的组织与调动下既大刀阔斧又从容淡定。对视舞台,观众既感受到了那种古希腊歌剧的大气磅礴、真实感人,又领略到了并非全然是洋腔洋调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不啻是一台厚重而不笨重,古朴而不陈旧,经典而又时尚的中国原创歌剧。《大汉苏武》的音乐高蹈震撼、气韵斐然,显然有别于以往采用的民族调式,而是在西洋化、民族性之间寻觅到了一个最佳点,在古典与现代、高雅与华美、多元与创新诸节点上找准了音符的落脚点。作曲家郝维亚打破歌剧传统表达方式,接陕西地气,融当代观众对歌剧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营造出“大气磅礴、古朴厚重、好听好看、真实感人”的音乐基调。陕西文化符号的张扬,戏曲元素的穿插,秦腔音调的楔入,西部民族音乐那种豪放、深沉、悲壮、苍凉的表述手法铺就歌剧的一个底色,不仅渲染出浓浓的地域色彩,更为贴切地表达主人公思乡思国之情注入了涌动的情愫,在与剧本原始意义相协调的合声中,给人物情感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大汉苏武》整个音乐以独特的艺术气质、视觉与听觉的融合实现了与观众的沟通,借助戏剧层面的文化悟性与形象塑造的展示表现魅力,炫张出唱演俱佳、情感真挚的音乐效果,达到了歌剧的音乐性与戏剧性相辅相成的境界。《大汉苏武》音乐的成功,表明了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适当结合的路子是歌剧创作的发展之道。

  歌剧的规格规范同舞台元素多样化表现手段的统一,成为《大汉苏武》吸引人们眼球的又一要素。剧作从确立主题开始,就着眼于追求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整体格局。相比于“大汉歌剧三部曲”的前两部《张骞》《司马迁》,《大汉苏武》在做足“中国原创歌剧”诸种元素的基础上,尤为突出了一个“大”字——大时代、大人物、大事件、大歌剧。剧作10年准备,4年打磨,精心营造,并不刻意追求商业价值,却充盈着走进市场的原动力。观众一进剧场,一种如19世纪意大利歌剧那样的恢弘气势扑面而来,耳畔顿时聆听到了2000年前“苏武牧羊”的历史回响。这台歌剧的历史背景从汉都长安到单于王庭,由浩瀚草原到北海荒漠,剧情发展的地域跳跃性相当大。为了再现历史流转和地域特色,整个舞台在视觉上凸显出了一种历史感、厚重感、沧桑感。传统舞美理念的浪漫写意设计与现代舞美技术手段的巧妙结合,令观众耳目一新、心驰神荡。加之飘逸的动态场景与强大的旋律乐曲相得益彰,促使全剧自始至终释放着难以抑制的震撼力,推动这部歌剧达到了“历史剧的庄重与传奇剧的曲折相统一”新的艺术高度。 (孙豹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