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G时代流行音乐去往何方?

来源:   编辑:乐音   2014-03-05 16:25:00

  选秀,成就还是毁灭?

  创办于2001年的音乐风云榜几天前举行了10周年盛典,以评选最具影响力音乐人和乐坛新势力的方式,盘点与华语流行乐坛共同走过的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与10年前不同的是,此时举行的盛典,更多了一些悲壮的意味——经过10年乐与路,华语流行音乐似乎走到了分岔口。当整个社会都在为变革付出代价、收获成果时,流行乐坛也在经历着阵痛,被选秀、网络、免费等关键词重塑。

  下一个10年,华语流行乐坛究竟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有一个统计称,去年,内地唱片销量前10位全是选秀歌手;而在音乐风云榜10年音乐新势力的榜单上,获奖者一半来自选秀舞台。选秀,成为盘点10年乐坛时无法回避的关键词;越来越多的选秀歌手迅速崛起,成为内地原创乐坛上与传统唱片歌手分庭抗礼的新势力。然而,对于内地流行乐坛来说,选秀究竟是成就还是毁灭,似乎只在一线之间。

  选秀歌手成救市良药

  2005年,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从第二届“超级女声”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流行乐史上第一批还没有作品面世就已名声大噪的流行歌手。

  如今,李宇春是太合麦田最赚钱的艺人,一人贡献了公司20%的营收;她举办演唱会,一万张门票3小时售罄。尽管她的合约年底才到期,但老板宋柯已早早放出话来:“这样的艺人,我当然想续签!”同时,高调签约金牌大风后回归乐坛的周笔畅,去年登上了内地唱片总销量冠军宝座。在“救市良药”这点上,内地选秀活动似乎已经与国际接轨:去年英国音乐风云榜的唱片销量冠军,正是从“英国达人”赛上脱颖而出的苏珊大妈。

  在内地乐坛多个专业颁奖典礼上,选秀歌手也正在全面抢滩。不久前举行的第17届东方风云榜就彻底向选秀歌手敞开大门:作为全场赢得最高呼声的歌手,张靓颖勇夺最佳女歌手和十大金曲两个奖项,“快男”陈楚生拿下三项大奖,王啸坤、薛之谦等“型秀”歌手也各有斩获。最具标志意味的是,王啸坤、陈楚生还分获最佳作词和最佳作曲两个专业类奖项。

  唯利益是最大弊病

  然而,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同样入围当年“超女”前十强的易慧、赵静怡和朱妍?那些曾经和李宇春同台绽放的花儿去了哪里?在少数人风光的背后,那些从“超女”、“型秀”、“绝对唱响”中一路杀出的大多数草根变成了流星,或者只能通过穿梭于各个综艺节目来维系人气;在去年“快乐女声”比赛中,不少往届分赛区甚至全国前十强的选手回炉再战,却大多被评为少有起色。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选秀无疑为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但也把歌坛变成了后浪推前浪的沙滩。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唯利益是问是当下内地选秀节目最大的弊病。在音乐风云榜10年盛典上获得内地10年最具影响力音乐人称号的汪峰拿内地选秀节目与英美同类节目比较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美国偶像”还是“英国达人”,选手不会在胜出之后被埋没,反而会变得更加出色;而在内地,除了极少数蜕变为真正的明星之外,大多数选手的未来“好像越来越平庸”,“只是一部机器里的一个零件”。尽管如此,这部机器仍然可以谋取巨大的利润,导致作为核心的内容部分被忽视,“这就是我们的问题”。王菲的御用制作人张亚东也表示,当“能不能赚钱”变成选秀的唯一标准时,“会埋没一部分潜在的、非常有机会成为伟大艺人或写出伟大歌曲的人才”。

  在不久前举办的东方风云榜研讨会上,台湾歌手林宥嘉表示,他此番来沪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能播放CD的随身听,因为“台湾已经买不到了”。

  G时代的流行音乐去往何方

  流行音乐的G时代正飞奔而来。如果要评选10年来对乐坛最具影响力的事物,互联网一定会高喊着“舍我其谁”上台领奖。快捷,免费,这两个词语冲击着乐坛,也让流行音乐的未来变得不确定起来。

  网络:音乐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2005年,一首《老鼠爱大米》通过网络传播开来,随后创造了单月付费下载600万次的纪录,其演唱者杨臣刚也因此一炮而红。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在歌曲发表和传播上所具备的巨大力量,也迅速催生了《两只蝴蝶》、《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丁香花》等大批网络歌曲和叫做“网络歌手”的人群。

  互联网推动音乐进入了快餐时代,而当听音乐变得越来越方便时,音乐也开始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许久没有新作问世的朴树坦言,最近才发现写歌是自己最爱做的事情。同时,他也发现能感动自己的歌曲越来越少,“过去一张唱片10首歌,你可能每首歌都会很认真地听,可能里面最不起眼的歌也能打动你”,“但是现在都是以G为单位,意味着你没有什么歌能认真听”。

  音乐如何才能回到它应有的位置?在音乐人汪峰看来,答案只有一个:“你只有写好作品,只有靠众多优秀的作品。”从当年的乐队“鲍家街43号”一路走来,汪峰起起伏伏,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在他看来,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得以走到台前,也让越来越多热爱音乐的耳朵有听到更多音乐的机会。“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听众,跟音乐没关系的那些喜爱音乐的人,越来越清醒地知道,事实上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什么样的东西是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音乐人的坚持,加上大众对不同音乐接受能力的增强,无疑是这混乱呈现出来的光明。

  免费:音乐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低

  有统计显示,从2005年开始,中国唱片业产值每年萎缩都超过20%。而在中国近4亿网民中,超过83%的人有过上网听音乐的体验,曾为正版而付费的用户比例不足5%。音乐人花了很多钱出一张专辑,结果却是“在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只能卖出几千甚至几百张(唱片)”,王菲的御用制作人张亚东坦言,这是他10年来感到最无奈的事。

  事实上,免费听音乐这种习惯伤害的不仅是唱片业,更有音乐人所处的环境,并因此伤害到音乐本身。张亚东记得:“10年前,你只要有一个专辑提案,就会有一个发行商说先预付给你几十万元保底,只要我做好CD就已经拿到成本的钱了。”这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一切都变得商业,大家都是以赚钱作为一个标准的话,真的是困难。”感到困难的绝不仅仅是张亚东一人——歌手制作音乐的积极性日益降低,奉行多年的“一年一张专辑”的标准如今已难以实现,东方风云榜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打榜专辑与单曲严重倒挂的现象。

  当音乐能够创造的价值在不断降低,音乐还能如何变得越来越好?对于不少音乐人来说,目前能寄希望的只有依靠不断完善法律来保护音乐人,让音乐人可以用正常的音乐创作养活自己,从而不断创造出“很伟大的、真正能够影响这个世界的作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