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漫步

对“国际比赛”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音乐学网   编辑:乐音   2014-01-16 16:35:00

                          邹  渊

  摘要:面对音乐圈内越来越“热”的“国际比赛”,我们能否冷静地思考:是谁在“制造”这些“国际比赛”?又该由谁来管理管理这些“国际比赛”?这些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利益驱动?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的“国际金奖”,究竟能有多少含“金”量?文章从评委是否“国际化”、选手是否“国际化”、规则是否“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音乐;比赛;国际;思考

    一、邻居小孩的故事

  前几日,邻居学琴小孩捧回一大奖杯,上刻:“‘某某杯’国际钢琴比赛——‘特金奖’”,全院子顿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赞扬声、祝福声此起彼伏……

  但鄙人对此却狐疑重重:倒不是不相信邻居小孩的水平,只是觉得邻居小孩离“国际大奖”似乎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更何况人家得的是比“金奖”还高一级的实属罕见的“特金奖”!

  上网一搜索,嘿,还真有这么一个“国际比赛”,国内某知名钢琴家还是该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哩!只是,此“国际比赛”,居然没有一个外国钢琴家担任评委,也没有一个外国选手参赛,甚至连港澳台的选手也没有;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此比赛“特金奖”全国竟然有20个,“金奖”100个,“银奖”300多个……不过,还得额外交纳300-800元的“奖杯制作费”。看来,阁下如果需要奖杯,交钱就是,反正现今舍得为独生子女出钱的爹妈大有人在。此“国际比赛”主办者可谓深谙此道啊!

  我们需要这么多的“国际金奖”吗?我们的选手真有这“国际水平”吗?小小年纪的孩子,就生活在这些“国际特金奖”、“金奖”的灿烂“光环”下,对他们的成长有利吗?

  换句话说:是谁在“制造”这些“国际比赛”?又该由谁来管理管理这些“国际比赛”?这些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利益驱动?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所谓的“国际金奖”,究竟能有多少含“金”量?

  面对音乐圈内越来越“热”的“国际比赛”,我们能不能冷静地思考一下?

    二、对“国际比赛”的几点思考

  比赛(Competi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m)意思是在一起(Together)加上Peto意思是寻求(Seek)。因此,比赛——就是“我们来到一起寻求最佳音乐和最佳的表演。”学习艺术,本已是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而要在国际音乐舞台的夹缝中,为自己开拓一片空间,更是历来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音乐家难圆的梦想。在“僧多粥少”的现实环境下,半个多世纪以来,某些国际音乐比赛确曾在乐坛担负着明星“摇篮”的机制。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这项功能正逐渐衰退。因为,随着大小型国际音乐比赛数量的“激增”,音乐家摘取桂冠的机率也相对提高。曾有人无奈地说:“好不容易得了个冠军,却发现这不过是将自己投入到另一大群冠军得主的缸子里。”由此,我们不得不对“国际比赛”进行一番思考。

  思考一:评委是否“国际化”

  综观国际国内近年的各种比赛,无论是体育(诸如足球)还是艺术,吹“黑哨”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怪的事情了,腐败这种东西早就已经从官场、商场侵蚀悄悄地延伸到艺体比赛里面来了。所以,担任比赛的裁判——评委,不管是人格魅力还是其技术水准,都必须是令人折服的、具有本专业权威性的真正的“大师”!更何况,既然是“国际比赛”,就要体现其国际性,评委更要从本专业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里面产生。否则,谈何“国际”?谈何“权威”?换言之,怎能让大家信服它是“公正”的?

  “检验一个国际比赛的水平,一是看评委班子的权威性,二是看选手的代表性和水平。”而目前国内诸多所谓“国际比赛”的评委,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国产”。鄙人倒不是瞧不起咱中国人,但既然是高规格、高水准的国际比赛,那就至少应该在评委身上也看到一点“国际”的、“权威”的东西。其一,国际评委至少能够带来一些“相对客观”的评判;其二,国际评委多多少少能够带来一些比较先进的意识、理念和技术。诸如:比赛前后的评委音乐会、大师班音乐会、选手观摩课等。

  而现在,国内举办的某些“国际比赛”,“外行”评“内行”、“杂家”评“专家”的现象比比皆是。明明是一个声乐类的国际比赛,却硬请几个其它专业的评委在那里“上座”。我们倒不是怀疑他们不懂唱歌,但我想请问的是:那些其它专业的评委,有几人能真正懂声乐、懂歌剧艺术?能真正听得懂用意大利语、德语或法语演唱的歌曲?当然,艺术比赛中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其实,鄙人在这里也不完全排除非本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比赛的评委,但前提是你要能真正“搞得懂”这个专业的东西!

  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评委席里“高行政职务”者大有人在。尽管,行政职务高和艺术水平高似乎并不成正比;因为,前者体现的或许更多的是其管理能力、“政治”能力,而非艺术水准。但在中国这个“官本位”意识较为严重的国度里,大家觉得似乎能请到几个担任“一定职务”的评委,这个比赛的分量就重了,规格就高了,结果就权威了,就是“国际比赛”了。

  此外,还有一点想法,既然是国际比赛,更希望咱中国评委除了具备“绝对”的技术能力外,最好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像沈湘大师,人家能够把讲台搬到芬兰国家歌剧院去;还有马革顺大师,连美国人的大学都邀请他去讲学。当然,这样的“大师”,或许现在我们还不很多,但我们要努力地去塑造!

  思考二:选手是否“国际化”

  一个号称影响力如何如何的“国际比赛”,如果参赛选手全是咱中国人(或大多数),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自娱自乐”的感觉。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我们积极开展“国际比赛”,其实对扩大我国在国际音乐艺术领域的影响,提高我国的专业音乐水平,以及促进与国外先进音乐文化的交流,是非常有益处的。它既能吸引国际一流水平的选手来参加比赛,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能让国外评委、选手看看咱中国人的音乐实力,我们不是也出了吕思清、李云迪、郎朗这样一些让老外吃惊的选手么?

  但是,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外选手来参赛,怎样才能让国外的“顶尖级”高手来参赛,则是一个难题。我们总不能老是“邀请”别人来拿奖、来进行所谓的“扎场子”比赛吧,甚至还把机票、食宿、奖金都给人家“承包”了。这样的“国际比赛”,我们岂不是冤大头,赔本的生意还是尽量少做一些吧。反观法国东部贝桑松市举办的“国际指挥比赛”,人家就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指挥高手和音乐人士去参赛、观摩、交流、研讨,因为:它能够真正代表世界指挥比赛的最高水准。

  艺术,需要交流、切磋,才不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我们举办国际比赛,主要是想通过比赛这种形式,让那些具有卓越才能的选手脱颖而出;同时,也让我们知己知彼,找到自身和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科学的东西,尽快提高技术水平。而通过比赛进行技术、学术的交流,则更能够让我们真正的进步。所谓“不打不相识”,想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减少比赛的功利性,不要让选手为了比赛而比赛。所以,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比赛,因为比赛充满艰险,并且是很‘残忍’的。作为选手,应当把精力放在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并将其演绎好上,而不是为了讨好评委和观众。”胜负是暂时的,而艺术是永恒的!否则,除了捧回那个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外,或许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思考三:规则是否“国际化”

  任何比赛,都得有一个规则。因为,“没有比赛能做得比它的评审制度更为公正,也没有任何评审制度能做得比它的评审成员来得更公正;而一项比赛对整体音乐生态会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就赖于比赛本身是否公正。”由此,不管是声乐、器乐还是合唱、指挥乃至作曲的比赛,都要体现其规则的严谨性、规范性,更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评委、选手腐败的措施。

  其一,在曲目上要充分体现国际性、时代性、多元性,但又不能丢掉了我们的民族性,不要忘记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比赛中弘扬我们的民族艺术。

  其二,在比赛日程、选手分组、评分办法、奖级设置、奖金额度等“规则”上,也要尽量向国际接轨,至少让那些“洋人”也觉得这是一场真正的国际比赛,而不是“金奖”、“银奖”遍天飞(至少咱知道国外比赛常常有第一名空缺的现象)。否则,对那些获奖选手(当然也包括参加比赛的孩子们),不仅仅是一个心灵上的伤害,而且,会使他们的虚荣心越来越膨胀,并最终导致不能真正的静下心来学习技术。另外,赛事的持续举办问题也要严肃对待,一个真正的“国际比赛”,主办方往往会定期的连续举办多届,从而形成一定的影响和规模。而那些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的“国际比赛”,则往往是“赛”一枪换一个地方。

  其三,既然是国际比赛,其主办方(组织机构)、承办方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赛组织经验和策划能力,不要动辄就是由“政府来主办,宣传、文化、教育部门承办,当地企业来赞助。” 政府不能总是用纳税人的钱来为比赛“买单”,甚至连门票都赠送。一场真正的“国际比赛”效果究竟如何,应该用票房来客观的评价。因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举办艺术活动,会普遍遵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可以跳出这个“怪圈”,充当“指导”、“助手”,把比赛的事情留给文化企业去做,从而实现“依托市场搞‘民办官助’或‘官办民营’的经营模式。”让文化企业自己去策划、去找广告赞助商、去进行媒体宣传及门票销售……以充分体现国际比赛的市场化。

  其四,比赛前后充斥媒体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评论(包括评委、乐评人、专家,甚至选手和观众的),也要充分体现“多元性”、“国际性”,不要总是咱“中国特色”的评论:领导是“重视的”、掌声是“热烈的”、举办是“成功的”、场面是“感动的”、成绩是“骄人的”、观众是“满意的”……似乎我们的比赛总是那么完美无缺!没有任何一点遗憾!因此,我们的比赛要向“国际”接轨,就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的进步。而那些客观的评论和评价,同样也能够引发参赛选手(当然也包括选手的老师)深深地思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应该怎样弥补?

    三、不是尾声的尾声

  举办国际比赛,目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机构(单位)才能有资格主办、承办国际比赛?我们不要老是让黎明百姓感叹:“这年头,‘国际比赛’就像街边电杆上的‘牛皮癣’广告,到处都是。”多了、滥了,也就失去了比赛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遍地开花的“国际比赛”,我们要怀着像观看街头气功和魔术一样的心情和心理,明知是假不必太认真地去参与和学习,自己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吧!

  当然,希望国内的很多音乐比赛,不要动辄都冠以“国际”二字,不要老以为加上这两个字就有影响了。“国际比赛”不是随便叫出来的,没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不行,缺乏真正的技术和艺术也不行,不具备宽广的胸怀更不行!“国际比赛”,需要的是修炼“内功”,积蓄“内力”。如果仅仅是在一个“比赛”前多加上那两个字就能达到“国际”的话,那我们只需要几个广告公司就能成为“艺术强国”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国际比赛才能真正具有“国际”知名度?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征服世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简介:邹渊(1970-),男,重庆江津人,重庆文理学院音乐系讲师,本科,主要从事音乐理论、声乐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音乐》(国家一级期刊、学科级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核心期刊)、《四川戏剧》(核心期刊)、《小学教学研究》(核心期刊)等,曾获“第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重庆市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一等奖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