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零”突破的思考

来源:中国声乐家协会网   编辑:陈茵   2015-09-04 16:49:00   作者:陈茵

  ——写在“中国声乐孔雀奖”大赛之后

  【摘要】本文通过江苏省戏剧学校声乐专业戴梦棠同学在“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中等艺术学校声乐大赛中获奖事宜,对“零”的突破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思考,着重对教研教学教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零突破;回顾;思考

  一、“零”突破的回顾

  2009年7月,在天津举办了由中国声乐家协会、中国声乐孔雀奖组委会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吉林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 “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中等艺术学校声乐大赛”,在比赛中,我校音乐科声乐专业学生戴梦棠以一曲《江山》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决赛圈,又以一曲《玛依拉变奏曲》获得了铜奖的佳绩,为我校声乐专业学生在全国的重要比赛中获得奖项创造了“零”的突破。

  几天之后,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全国艺术职业教育声乐教学交流研讨专家公开课暨全国28所艺术职业院校成果展演活动成功的落下了帷幕。包括著名的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在内的六位中国声乐专家的讲学报告,使声乐学术活动成了全国声乐界的焦点。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北京市教委的部分领导,全国著名艺术院校的附中及全国艺术职业院校的领导和部分声乐教师、学生参加了活动。在天津参加声乐比赛的各校的老师和学生也在这次展演活动中分别分两场进行了演出展演。

  这次比赛和展演活动中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都是一些在唱功上很有能力和在歌唱上具有极强表现力的个体。我校学生戴梦棠在比赛中受到各大院校师生的极大关注,也出现了其它院校多位老师为我们的成绩发表正面评论的情况,这印证了一点,那就是我们送去比赛的选手在专业表演能力上是引人瞩目的。这一次“零”的突破,对于我们是一个欣喜,更是一个起点,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兄弟院校的优秀的教学理念,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补充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零”突破的先决条件

  这次比赛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总结归纳,我们具备了以下几个先决条件:

  “零”突破的先决条件之一是需要好苗子。一个嗓音条件好、乐感好、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是声乐教学是否成功的第一个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在招生时把好第一关。我们在招生时就了解到戴梦棠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嗓音条件优秀,进校以后,她和老师们密切配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后都能做到勤动脑、勤思考、勤练习,每一次都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歌唱任务,并且对歌唱学习充满了热情。

  “零”突破的先决条件之二是需要一支精良的从教队伍。专业教师的专业引导思路是否和学生个体的嗓音条件相适应,专业教师的教学是否系统规范都将决定学生的歌唱能力的提高。戴梦棠同学的几任声乐专业老师都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学校针对好苗子进行了优化配置,并以美声唱法作为基础教学,在统一了各声区的发声状态以后再适度加强民族唱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教学的格局,改由教研组几名优秀的老师共同指导一名学生的格局,使戴梦棠同学的专业歌唱能力突飞猛进。

  “零”突破的先决条件之三是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舞台实践活动。舞台实践的多与少对学生的实际的舞台歌唱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学生课堂上唱的很不错,一上台就黄腔黄调了,这都是因为舞台上的锻炼太少,心理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造成的。学校建造的实验剧场和音乐厅为学生们的歌唱艺术实践提供了场所,每年的艺术节演出,每学期的声乐比赛、各年级的声乐沙龙、各班级的星期音乐会、各位老师的师生专场音乐会、学生个人的声乐专场音乐会、省市级的各类声乐比赛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团拜会都给学生们提供了舞台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舞台实践中建立了自信并不断成熟。戴梦棠同学就是在这样的舞台实践的氛围中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的。

  “零”突破的先决条件之四是需要抓住机遇、勇往直前。我们声乐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有较大影响力的声乐专业比赛这是第一次,校领导抓住这次机遇,在学校进行选拔,挑选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比赛,并多次进行彩排,对歌唱和钢琴伴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比赛实现“零”的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零”突破后的思考

  戴梦棠同学在中国声乐孔雀奖比赛中为我校争光以后,声乐教研组的老师们都受到了极大地震动,并为此进行了研讨,我们认为它鼓舞我们认真教学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感触是“如何从学校的现状去探讨进一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发扬优良传统,创新思路,促进教学改革,再创新的佳绩的问题?”

  江苏省戏剧学校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隅,南接十里秦淮,北望巍巍钟山,东近明宫遗址,西临郑和公园,是隶属江苏省文化厅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是全省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几十年来,学校为江苏和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明星和艺术家,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校初期设京剧、昆剧、锡剧、扬剧、话剧、戏剧文学、戏剧导演、舞蹈、音乐、舞美等专业。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根据经济发展对社会人才的需求,调整了专业结构的设置,开设了京剧表演、昆曲表演、锡剧表演、越剧表演、扬剧表演、中国舞蹈、戏曲音乐、影视表演、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台美术、实用美术、室内设计、群众文化和音乐(包括声乐、民乐、键盘)15个专业,体现了以戏曲、舞蹈为龙头专业的多门类、综合性的办学特色。声乐作为后设立的专业,如何在龙头专业的带领下发挥戏曲表演和舞蹈表演专业的传统优势,在聚焦课堂规范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培养一批名师,创出有我校优势的“声乐专业特性”,这是“零”突破后带给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聚焦课堂、夯实基础

  在规范化的课堂教学中,有规范的课堂教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解决问题要形象生动,示范讲解要准确到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聚焦课堂,夯实基础,优化过程,提升品质,以评促建”,从教改思想、教材内容、教法运用、教学过程、学法指导到教学效果等多方面来进行课堂教学评比,从基础教学抓起,学习各兄弟院校的优秀的经验,切实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塑造精品、锐意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学校竞争,在聚焦常规化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同时,从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着手,立足本校,创新思路,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努力研究教学方法和发展方向,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发挥教研室的职能,实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科学化,围绕学校品牌建设,努力办好精品教育,塑造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师,营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风格,大胆尝试、锐意创新,创出有学校特色的有品牌效应的声乐专业。

  (三)发扬传统、以老促新

  戏曲表演和舞蹈表演专业作为学校的传统专业,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有着不同的风采,且都是学校重点专业。声乐专业需要在把握好本专业的特性和方法的同时结合这两个传统专业的优势,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戏、歌、舞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创建教学效果职教课程改革,形成新的意义的声乐表演专业,为引领我校声乐专业再创新的佳绩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从而,使学校的声乐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确立方案,培养名师

  学校在名师培养方面,推出系列培养方案,在推出校级名师、校级“教学能手”时,打破年资限制,把真正的教学骨干培养推选出来,充分认识到教学科研工作与舞台表演实践的同等重要性,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视教师为学校第一资源,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发挥名师的指导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输送教师进修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教科研水平,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创造能让教师们博采众长,横向对比的学习机会,提高声乐教师自身的歌唱表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培养学者研究型教师与演唱表演型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通力合作,培养尖子

  1、招生状况决定人才的培养。招生难是很多学校都在直面的问题,做好招生发动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好的生源是教学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证。

  2、保护好苗子,重点培养。对于基础条件好,思想要求上进的好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安排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小课教学,并根据需要增加课时量。

  3、加强舞台实践锻炼。歌唱教学需要舞台实践来提升学生的歌唱表现能力,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更需要舞台实践的锻炼。

  4、歌唱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进度快,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材施教,不能照搬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

  5、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各种声乐比赛,促进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歌唱表现力。在指导参赛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

  6、同心协力、齐抓共教。对于一名好的学生,声乐教研组有经验的教师们统一思想,形成共同教学的特点,并且,在重要的赛事中,由学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带领科部齐抓共管,实现通力合作的格局,为比赛取得好成绩提供保障。

  结语

  “零”突破带给我们思考,让我们看到工作中的成绩和很多不足之处。在思考中,我们看到未来还有许多的困难摆在我们的面前,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认真的去做、去研究、去探讨、去开发、去引导,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同去完成。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声乐专业将在教研改革中迈出坚实有力的创新步伐!

  (作者,江苏省戏剧学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