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论坛

谈古琴的现状、认识和发展

来源:老桐   编辑:乐音   2012-07-14 16:47: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一)现状
    言“发展”,乃针对“现状”而言,现状尚有不足,故须发展。所以若论发展,首先得认清现状。对现状之认识不同,于发展之观点自也有异。故对古琴现状之认识相当重要。
    古琴现状如何?一般来说,评价是黯淡的。比如,现在知道古琴的人太少了,大多数人是琴、筝不分。影视作品大多以古筝代表古曲,偶有古琴出场,倒置者有,误以筝曲者有,弹奏手法离奇者有。再如,相对于其他乐种来说,有关部门、团体对古琴较不重视,经费少,编制少,大型音乐会对古琴的安排不妥等。再如,音乐理论界甚至有“古琴必然消亡论”,等等。总的说来,本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七弦古琴,在今日社会文化中确实是瞠乎围棋、书法、绘画之后了。由此现状,的确容易导致这样的认识:知道古琴的人太少,是由于古琴不够普及,所以需要“大众化”;古琴不受重视,是由于古琴本身也有缺点,如音量太小、曲子难懂,一般人不易接受;以及所谓“琴道”、“文人琴”、“修身养性”等观念的历史包袱太重、不合时代等,所以必须另谋新路了,不改不行了。例如改革琴器以扩大音量,改革琴曲以创新声,改革操琴方式而合以乐队,乃至改革琴学观念以合乎时代、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等等。
    古琴在今日不被了解、不受重视,固然是不容乐观的现状,而我们对此现状的“认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态度”和“作为”,又构成了古琴的另一种“现状”。若论古琴之发展,这同样是需要反思的。
    (二)认识
    谛观琴史,古琴在今日的许多状况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例如早在先秦就已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实;琴曲难懂,也早已有“伯牙子期、知音难遇”的典故。一般人对琴不了解,也非今日独有,古代绘画如荣启期弹琴等壁画中就屡见有“琴器倒置”的现象。至于弹琴、听琴的人少,而喜欢筝笛琵琶者众,也是自古皆然,历代琴文中大多有此感慨。唐人诗句中就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白居易)及“奏罢无人听”、“纵弹人不听”以至“亦不要人听”等感叹。可见古琴在社会中就弹琴听琴的人群数量上远不及其他乐种,自古就有这样的“现状”,只是在今日社会信息便捷、传媒发达,这一对比似乎更为明显而巳。若着眼于此,以此为问题之所在,则早在晋唐时代古琴似乎就应该倡导“大众化”了。而南宋以后,“琴棋书画”作为文人四事,琴为之首,也非就“数量”而言,实是从琴之“质量”、也即琴之本质内涵着眼的。琴为“君子修养之物”、“士君子以琴书自娱”、“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可见琴巳为“士”生命之所寄并与传承文化之“书”具有同等的地位。若从数量来看,无论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即使在文人之中,古琴也从未象围棋、书法、绘画那样普及,至于在一般大众中就更是这样了。在今日社会,我们努力推广古琴,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弹奏古琴,有“共乐乐”之心,诚乃有益之事,我们当合力共勉。但若坠于“数量”的情结,而将倡导古琴“大众化”作为古琴现状最迫切问题之所在,则似乎步入误区了,由此而来的种种“改革”努力也令人存疑、有待商榷了。因为无论从历史还是就今日来看,古琴若言“发展”,“大众化”从未成为“第一义”(借用佛家名相)的问题,而真正认识古琴的本质内涵、传承并发扬古琴的文化精神,才始终是琴文化发展的正题所在。
    (三)发展
    借用“大众化”的说法,应该说,古琴发展之关键,可能不是通常所谓的“大众化”,而恰恰是如何“化大众”的问题。也即是说,我们如何深入地认识古琴的本质内涵、继承中华琴学的精粹,并将数千年来琴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的成份结合今日时代的机宜来发扬,“化导”与琴有缘之“大众”,让更多的人得到琴之大益,真正弘扬中国古琴文化。通常意在“大众化”的“改革”与“创新”宜应反省,若失却琴之本质精华而合乎大众欣赏习惯、以允得大众欢迎,则所谓“大众化”实是“为大众所化”。例如为求舞台演奏效果、在一些曲子中将占古琴精妙之“半”的“吟猱”改为“进复”、“退复”以求曲声不断、令大众能闻;又如将古琴合以乐队、配以铃铛,有器乐之响而无琴乐之“清”,失却古琴静美清雅之大本以及涵养品性、陶淑中和、升华意境之大益而改编成为大众能“听”之音乐;以琴音量低微为缺点而改革琴器等等。若此,现象之所谓“发展”,或许却是本质上之“退步”。
    古有“弹琴不清、不如弹筝”之警语。清雅静远之琴不合大众口味,遂有华采喧响之奏,类若古筝。此并非是说“琴高筝低”,只是说琴有琴的范围、筝有筝的特色。以琴而作筝声,失却琴之特质、意在吸引大众,则不如弹筝可也。类似意在吸引大众之种种“改革”作为,由琴筝警语,可慎思矣。
    相反,若我们真正把握琴之特质,发掘琴文化之精华而继承下来、弘扬开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则中华古琴终将如几千年来之绵延不绝、乘时而兴,为识者所重视、待因缘而光大。近些年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势态上不是巳见端倪了吗?至于音乐理论界“必然消亡”等论则如萤火之于日月,较之古琴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是适足以显其浅的,本不足虑。最可忧者倒是琴人自己不能神定气闲、站稳脚跟,随时代潮流而倾圮,在“大众化”中琴不复为琴而自毁长城。继承中华琴学精华、把握古琴本质内涵,化大众而非为大众所化,庶几乎可言古琴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古琴社指导教师,《经典文化教育》丛刊副主编)
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