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笙的历史沿革

来源:   编辑:乐音   2012-08-29 16:34: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笙的历史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
    《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龠、箫、篪、篴、管。”“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竽还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地流行。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记载竽为36簧。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并设有折叠管,用于产生低音,簧是用铜片制成的。从出土的西汉百戏陶俑和东汉石刻百戏画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在九、十部乐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诗人还为笙写下了诗作。到了宋代,竽则消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
    过去的笙,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调,也能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笙的形制
    笙的最初形式,同排箫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的乐器,后来才逐渐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葫芦)笙斗。古代的笙,用葫芦作笙斗,后来吹奏者觉得笙斗体大、质脆,吹奏费气,于唐代以后改为木制,经过世代的流传,最后铜斗又取代了木斗。
    在东汉的古籍里,记载笙的形制。《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宋书.乐志》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时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种;后来又流行一种17簧义管笙,这种笙在17簧以外另备两支“义管”供转调时替换用。后来19簧笙也失传了。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宫廷乐工单仲辛制作19簧笙,此后19簧笙在宫廷和民间又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明、清以来,流行的笙多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现在民间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种,但以14簧、17簧最为流行。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几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后圆卫列式,在笙斗和笙苗上,都有黑漆朱描图案,虽历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见。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载的笙的簧数(多为13、17和19等奇数)不同,为研究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北京智化寺保存的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斗用牛角制作。通高51厘米、笙斗高8厘米、直径8.5厘米。智化寺是明正统 (1436—1449)年间太监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内一直拥有一批擅长演奏管乐的乐僧,现存乐谱,年代最早的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由于乐僧有严格的师承传授,故其所传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可能是明代民间实际存在的形式之一。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宫廷所用的十七簧笙,通高51.4厘米。木斗,另置长吹嘴,绘龙纹和云纹,笙管也刻有纹饰。
    我国的笙、竽在盛唐之时东传日本,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存我国唐时制作的吴竹笙、竽各两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马蹄形,唯弯曲的吹嘴特别长,斗上都有油漆彩绘的人物或风景画。古籍中所说竽为多管,而正仓院所存的唐俗乐使用的竽,则与笙同为17管。我国的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最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洲。
    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以后,又促进了其他自由簧乐器的产生。1810年,法国乐器制造家格列尼叶制成了风琴;1821年,德国布希曼发明了口琴,次年又发明了手风琴。
    笙的结构
    笙的构造比较复杂。它是由笙斗、吹嘴、笙苗(又称笙管)、笙角、簧片和腰箍等部件组成的。笙斗圆形,笙斗和吹嘴铜制,焊接后合为一体。笙管上端有长方形或亚铃形出音孔,下开圆形按音孔,下端与笙角相接。笙角为红木或黄柏木制锥状体,插人笙斗部分镶簧片。簧片响铜制,长方形,其根部与簧片板连接,经过抹绿(用五音石磨出铜绿涂抹簧片,弥合簧缝,并可防锈)和朱蜡(用蜂蜡、松香,朱砂或银朱配制)点音(又称点簧,置于簧片尖端,可调整音高)而成。笙管依发音高低而长短有别,中下部用腰箍固定。右留缺口可容手指按音。
    笙利用两种振动的巧妙配合而发出优美的乐音:一种是有一定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动;一种是有一定长度和一定直径的管中空气的振动,这在科学上叫做“配合系”的振动。
    笙在乐队中的作用
    笙是一种和声乐器,除装有簧片的笙苗能发出固定的音以外,按传统习惯,音阶中的每个音,都是由一套固定的和声配合而成的,能同时发出双音、3个音、4个音,有的笙最多到9个音,当然也可以吹出单音。演奏笙时,两手手掌将笙斗托住,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插进笙苗的马蹄形缝隙中,用7个手指(右手4个、左手3个)按孔。每个手指兼管几个按孔,手指动作要灵敏,按孔要严密。笙的演奏技巧分为手指技巧和口内技巧,可奏出单音、和弦、抹音、滑音、顿音、花舌、呼舌、揉音和喉音等技巧,在笙上吹奏颤音是比较困难的。笙是吹管乐器,但又是通过铜质簧片的振动而发音的,因此具有簧、管混合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优美、丰满,柔和,易与其他乐器的音响融合。笙的音色与箫、笛、管比起来,缺乏个性,音质也较为浮泛,穿透力较差,深度和力度不够,但它却是一个很好的伴奏乐器和合奏乐器。笙的簧、管双重音色及自身的和声配置,使笙的音响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在管弦乐队中,笙是最理想的“溶合剂”,它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
    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也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的作用。在齐奏中能丰富乐队的音响效果,使之统一、和谐而丰满。笙在江南丝竹、常州丝弦、福建南音、山西八套和西安鼓乐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配奏乐器。还用于昆曲、越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伴奏。笙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有时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笙。在中西混合乐队里,笙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由于笙的突出的和声效果和调和功能,音色柔和、沉静,较少具有中国乐器的神韵。相反,它与西洋乐器倒更为接近。实际上,西洋的管风琴等簧片乐器正是在中国笙的启发下发明的。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它更符合西方音乐的精神和风格。
    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首场演出就轰动了东京。他们使用的32簧笙等改革乐器,是第一次登上国外乐坛。目前在日本使用的还是我国唐代流行的17簧笙。王惠中用改革的32簧笙演奏的《凤凰展翅》和《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获得极大的成功,日本新制作座艺术团团长真山美保听了后说:“我很吃惊,中国的民间乐器能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世界名曲”。
    笙的种类
    笙的品种繁多,外形不一,簧数多种,目前多使用17簧笙。笙的品种繁多,外形式样有大的、小的,圆形的、方形的,长嘴的、短嘴的等。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簧。解放后试制成功扩音笙、加键笙、转盘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种,笙的簧数也由13、14个增加到21簧、24簧、26簧、27簧、32簧、36簧和51簧,从而克服了音域不广、不能转调和快速演奏不灵便等缺点,给笙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笙演奏家胡天泉借鉴西洋和民间乐器,利用借管共鸣和笙苗间发音产生共鸣的原理,扩展了音域,改善了笙的音质、音量。1979年改革成功巴乌笙,在笙的铿锵悦耳的音调中,奇妙地奏出柔美悠扬的巴乌音色。
    此外,还改革成功36簧中音抱笙、24簧低音抱笙、排笙和键盘排笙等新品种。中音抱笙和圆笙相似,但体积大,需放在膝上抱着演奏。低音抱笙则要放在木架上演奏。排笙为台式,由键钮控制笙管发音,并附有脚踩的风箱以辅助鼓气,能不间断地长时间演奏。键盘排笙是根据笙和芦笙的发音原理,结合风琴的键盘装置改革设计而成的,有51键,四组音域,手指技巧与风琴相同,演奏各种旋律、和弦、琶音较传统的圆笙、方笙更为方便。这些改革的大型笙,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为戏剧、歌舞伴奏。

 

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