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众网

              用户: 密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论坛  会员  健康  理财  音乐  教育  校园  职场  文化  房产  汽车  公告栏  曝光台  众众微博

烟台  社区  山东  百态  环球  经济  体育  娱乐  读图  评论  视频  彩票  手机报  帮帮团  手机杂志

牟平区  龙口市  蓬莱市  莱州市  海阳市  莱阳市  招远市  栖霞市  长岛县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当前位置:民族管弦乐类

阮演奏技巧中常见问题

来源:王慧     编辑:刘鲁民

2012-03-15 16:33:00

烟台移动手机报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每月资费仅三元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阮是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件传统弹拨乐器,最早被称为“琵琶”,后又曾被称为“秦琵琶”、“直项琵琶”。它的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阮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擅长弹奏这种乐器,并在其乐器形制与演奏技艺上有很大贡献,因此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人们将阮咸使用的琵琶命名为“阮咸”,后来逐渐简称为“阮”。
    阮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无论是演奏技巧和乐器形制都有了空前发展。但是进入明清以后,它却逐渐步入衰落,阮谱文献与演奏技艺几乎全部失传。从1949年解放至今,在许多前辈们的艰辛努力下,阮在形制、作品、技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高等音乐院校也相继设立了阮专业,于是阮的演奏技巧也越来越系统化、规范化。
    阮常用的演奏技巧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弹法(戴假指甲),一种是拨弹法。这两种弹法并存了一千多年,至今仍在沿用。
    本文着重对拨弹法中习阮者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给予讲解。
    问题一:持琴姿势
    常见的错误是,身体靠向椅背或坐满凳面,将琴的背板完全靠在胸前,琴头过于倾斜向左边。这些错误姿势造成的后果是,满凳面会使演奏着身体过于前倾,演奏时弯腰驼背,目光向下,既不美观,也容易疲劳。背板完全贴在胸前,一方面会影响琴体共振,另一方面会使演奏着的眼睛不容易看到品位。而琴头过于向左倾斜,无疑会加大左手拇指的负担,使之容易疲劳并影响换把的流畅性。
    正确的持琴姿势应该是:身体自然放松,两腿平放,尽量只做凳子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将琴侧放在两腿之间,琴箱与左前胸形成一个三角空间。琴头与演奏者形成一个约45度以内的夹角。演奏者应感觉到琴的支撑点在两腿上与胸前,而不会在左手上。
    问题二:左手的常见错误
    1、一、二、三、四指第一关节塌瘪,手心没能保持最松弛的握球状,指尖按品按在两品之间。这些错误造成的后果是,瘪指首先影响了指尖的力度,并且使按音时类似打音的弹性感觉变为僵硬的“死压弦”,而“死压弦”同时又影响了指尖的灵活性,使之不能快速按音。手心保持握球状才能使整个左手掌放松,否则练习不久便会感到疲劳。手指按在两品之间会按不实,从而出现杂音。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手心力求做到握球状,并尽量放松,一、二、三、四指的第一、二关节立起,手指保持弧形,使每个指尖直立在弦上,让左臂与掌的力量都能传送到每个指尖。每个指尖应按在紧邻品的位置,并且按实。每个手指应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尤其是三、四指一定要加强力度与独立性的练习。
    2、左手拇指的持琴动作。有些习阮者不大重视左手拇指的动作规范,位置也随意摆放。如,拇指第一关节立起,位置放在了琴杆的中心。第一关节立起,会使指尖与琴杆的接触面太小,导致拇指撑不住琴,使琴易在手中晃动。拇指支撑位置在琴杆中心,不易托住琴,还会影响其它四指按音时与拇指形成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对按音力度有影响。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拇指的第二关节立起,第一关节自然平放,拇指肚尽量大面积撑住琴杆,并位于琴杆的左侧。由于琴的重量主要在腿上,拇指只需轻轻托住琴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再用力,并应尽量放松。
    3、左臂过高抬起,或者上下大幅度摆动。左臂过高抬起会使左肩和左大臂迅速疲劳酸痛,表演中过多的将左臂上下摆动会引起同样的问题。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左肩自然平放并放松,大臂与小臂自然下垂(但不可以搭在琴上),左手腕略向外突起。演奏中也应基本保持该姿势。
               (作者:王慧,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阮专业教师、国家二级演奏员)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线

 

6

0

1

6

6

8

8

烟台 烟台新闻 烟台大众网 中国烟台 烟台新闻网 烟台综合门户网站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网主办 E-mail : ytnews@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