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动态 > 国际情

音乐世界的伏地魔——钢琴家波格莱里奇

来源:舞台与生活   编辑:乐音   2014-11-27 16:37:00   作者:乐音

  台湾著名乐评人焦元溥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演讲时,一位琴童向他提问:“我听录音,许多大师都不照乐谱弹,为什么我就不行?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忠于乐谱的理由?”

  “你看过《哈利波特》吗?”焦元溥是这样来解释的:“就像霍格沃茨的学生,咒语要念得精准,魔法才会出现。但你有自己的声音和法力,就像你照乐谱,音乐还是会有你的个性一样。之后你会了解,咒语有主段和次句,就像建筑有基石和装饰;大师可以改变花纹,但不会动摇梁柱,而艺术总有无限可能。”

  继而琴童又问:“既然可能无限,在音乐世界里,我也会见到伏地魔咯?”

  “是的”,焦元溥点点头,“总有一天,你会听到波格莱里奇的演奏……”

  这位被焦元溥戏称为“伏地魔”,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钢琴大师波格莱里奇(Ivo Pogorelich),无疑是国际乐坛最具传奇色彩的音乐家之一。

  十二岁时,他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习;十八岁时拜格鲁吉亚女钢琴家凯泽拉杰(Aliza Kezeradze)为师,自此潜心学习李斯特—西洛第学派;二十岁赢得意大利卡萨格兰德大赛首奖,两年后又获蒙特利尔国际音乐大赛首奖。同年,波格莱里奇参加肖邦钢琴大赛却未入决赛,不仅舆论大哗,身为评审的钢琴名家阿格里奇更辞职抗议,让波格莱里奇声名大噪。次年于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从此频繁登上全球各大舞台。除了演奏之外,波格莱里奇亦投身于慈善事业。他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亲善大使”,1992年被克罗地亚政府任命为“文化大使”。

  尽管波格莱里奇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围绕着他传奇人生的各种疑问始终萦绕在乐迷们的心头。他是如何遇见凯泽拉杰,并决定要与这位年长自己二十一岁的钢琴老师结婚的?当年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没能进入决赛?为什么年轻时英俊帅气的他后来却改变了造型,一直以近乎光头的形象示人?他真的是大家口中的“练琴狂魔”吗?这些谜题,下面我们将一一为您揭开。

  与凯泽拉杰的旷世情缘

  “我还记得第一次和波格莱里奇的夫人凯泽拉杰上课时所受到的震撼,”虽是十几年前的往事,(钢琴家)陈毓襄仍然记忆犹新,“我想,我刚获得冠军(注:波格莱里奇国际钢琴大赛),上课前又格外苦练,应会得到称赞。没想到听我弹完,她第一句话竟是——‘小姐,你这样弹,根本是零分。’”

  零分?是的,凯泽拉杰立下难以想象的演奏超高标准,要陈毓襄全力以赴。“他们让我知道何谓‘真正的清楚’、‘真正的节奏感’、‘平均的音色’、‘从丹田弹出的音量’,最重要的,是他们教我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和他们的标准一比,我真的就是零分,只能拚命苦练,照着他们的方法,朝向那看似不可能的标准努力。”

  然而波格莱里奇还不是如此?当年他在一场苏联外交官生日晚宴上,随兴弹了几下,却没发觉女主人凯泽拉杰已经在背后聆听。“你可以改一下手的位置。”──虽是寥寥数语,他立刻发现其中的深奥学问。谁能想象,一位和丈夫分居中,看似寻常的居家妇人,竟传承了李斯特晚年弟子西洛第(Alexander Siloti)最精深奥妙的钢琴技巧。“你可以教我弹琴吗?”从此,这十六岁的少年开始艰苦卓绝的练习,却也打造出震惊世人的完美技巧。当波格莱里奇自莫斯科毕业,外交官夫人也答应了他的求婚。他们携手合作,让神话走出苏联,继而征服世界。

  ——焦元溥《零分的钢琴冠军——钢琴大师给的启发》

  1996年,凯泽拉杰因肝癌去世。中年丧偶让波格莱里奇深受打击,他从此隐居在瑞士卢加诺,极少参加录音和演出,重新找寻自己的人生。

  在沉寂了十年之后,2006年他再度接受媒体采访。当提及自己逝去的妻子时,波格莱里奇自比杰奎琳-肯尼迪在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不愿将沾满亡夫脑浆和血迹的裙子一样, 指出凯泽拉杰临终时给他最后一吻时,由于肝脏爆裂将黑血喷到了波格莱里奇的头发上,但他竟然舍不得洗掉,满头血浆地留了多天。

  未加冕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

  1980年10月,波格莱里奇参加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却未入决赛,不仅舆论大哗,身为评审的钢琴名家阿格里奇更辞职抗议,让波格莱里奇声名大噪。(那一届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首奖最终获得者是越南裔钢琴演奏家邓泰山,他还囊括了当届的马祖卡奖、波兰舞曲奖和协奏曲奖。)

  关于这一届比赛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是波格莱里奇不拘一格的演奏方式引发了评委的争议,因而不能进入决赛。然而波格莱里奇在2010年接受焦元溥采访时,早已道出个中缘由:“我觉得当年比赛所发生的事实,至今外界仍然未真正理解——阻拦我进决赛的不是我的音乐诠释,而是来自评审的政治因素。那时苏联评审代表多伦斯基(Sergei Dorensky)给我打了0分(满分25分),其他来自受苏联掌控的共产国家评审,也都给我0分或1分,但西方评审却不是如此。”想起当年的遭遇,波格莱里奇还是余怒未消,不仅从不在莫斯科演奏,也要求大赛还原真相:“2月我很荣幸地受邀在华沙肖邦生日音乐会上演奏肖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在之后的记者会,我要求肖邦大赛公布当年每一位评审所打的分数。三十年过去,我想现在也绝对是时候了,不然世人对肖邦大赛永远会有疑虑。”

  追求完美的练琴狂魔

  “他心中对音乐有绝对的完美形象,为了达到那个形象,他可以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的练习。有一次我们出去用餐,我和凯泽拉杰在换大衣,波格莱里奇见了,竟然再回到琴房里练《展览会之画》中的《市场》,即使那不过是两分钟的空当而已!到他那种年纪,波格莱里奇仍然可以那样练,一个小节可以练一个小时。”

  在获得了波格莱里奇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后,钢琴家陈毓襄受到了波格莱里奇夫妇的邀请,搬到他们的伦敦寓所一起生活并学习,见证了这对音乐家夫妇对音乐和演奏的无悔执着,“波格莱里奇和我一人一间琴房,每天我们就是从早上七点练到九点──不是早上九点,是晚上九点。而且中间没有午餐,只有晚餐,整天都在练!有一次晚上散步回来后已经十点了,但波格莱里奇还是要练,我也只能跟着练。最后练到一点,我已经受不了了,只能跑去睡,但他还是继续练。隔天早上,我在睡梦中听到琴声,一看闹钟果然是早上七点,他又开始练习了!”

  有乐迷问到他的练琴时间,大师回复“要看情况。有时候我一天要花10到12个小时练琴,在巡演中,我则尽量保持每天8个小时的练琴时间。”

  

  性感偶像形象的转变

  相较之前长发帅气的造型,现在的波格莱里奇多以短发的干练形象示众,这也引发了很多乐迷的猜测。有一个乐迷好奇地问波格莱里奇为什么要剪掉自己的长发。大师的回答是“因为我现在在欧洲居住的这个城市,天气不仅非常热还很潮湿,我每天要洗三次头。当我发觉这已经使我不能专注于音乐时,我就觉得要换一个新的发型了。”

  而在焦元溥所著的世界钢琴家访谈录《游艺黑白》中,记录了他和波格莱里奇的这样一段对话。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大师的态度和想法。

  焦元溥:“您很年轻就成名,现在如何看自己的事业和名声?”

  波格莱里奇:“我只能说,年少成名的好处,在于我可以用我的名声为艺术贡献,仅此而已。人生充满了战斗,而我永远都在为自己的艺术奋战。在美国,唯一重要的是如何卖,而不是艺术。坚尼斯(Byron Janis)是多么杰出的钢琴家,但在范-克莱本(Van Cliburn)赢得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大赛而成为美国偶像后,即使坚尼斯弹的远胜过范-克莱本,他仍然不能如其所愿地录制他的杰出曲目,甚至唱片公司还不希望坚尼斯录范-克莱本已经录过的曲目。这实在是艺术上的一大悲剧和损失。这种消费主义在美国可是行之多年。柴可夫斯基就曾在他的书信中提到,一个美国女钢琴家到魏玛和李斯特上了几堂课,回到美国后就打着李斯特的招牌来教学生,成为富婆。李斯特一生都没有赚到那样多钱!在20世纪,天才不是被卖给国家,像是在苏联或共产国家的情形,就是被卖给消费主义,像是欧美的情形。

  在1980年代,我经纪人中没有一个知道我演奏的价值和我所继承的学派,他们只知道要卖我的长相和青春。我在台湾、南韩、日本的第一场音乐会,无一例外,听众都主要是12到15岁的女孩。音乐会后,她们想要碰我,想要拿我的照片和签名。我首次到澳洲演奏后,我居然被该国列为顶尖性感偶像。因此,我知道这些地方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我,所以我几乎都隔了很久才再到这些国家演奏。我等人们能够看到我的艺术而非外表时,我才愿意演奏。”

  2011年波格莱里奇曾再度到访上海,在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上演出,他对曲目的演绎方式引发了专业人士和乐迷的很大争议。有人说,“凡人”无法理解这位天才的境界。也有人说,波格莱里奇陷入了自我的分裂与呓语,他的杰出,只停留在过去那些惊世骇俗的唱片中,而不在现场。时隔三年之后,今年12月份这位音乐世界的“伏地魔”又将在上海、北京、香港和广州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你会啧啧称奇还是为他拍手叫好?这要来看完音乐会之后才知道了。

  伊沃-波格莱里奇2014年钢琴独奏音乐会巡演

  时间:2014.12.07周日 19:30

  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演出曲目:

  李斯特:D小调幻想奏鸣曲“但丁读后感”,选自《旅行岁月》“第二年:1858年在意大利”第7首

  舒曼:C大调钢琴幻想曲,作品17号

  ——中场休息——

  斯特拉文斯基:三个乐章的《彼得鲁什卡》,为钢琴改编

  勃拉姆斯:根据尼科洛-帕格尼尼主题所作的A小调变奏曲,作品35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