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5-6016688

投稿信箱:ytnews@dzwww.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烟台音乐网 > 音乐动态 > 国际情

席曼诺夫斯基大奖授予俄罗斯人

来源:奥地利音乐频道   编辑:乐音   2014-01-16 10:46:00

    本年度的席曼诺夫斯基大奖授予俄罗斯指挥家瓦列里-捷尔杰耶夫(Valery Gergiev),这一奖项是由波兰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协会的颁发的,奖金为2500欧元,意在表彰对作曲家作品推广做出贡献的人。捷尔杰耶夫能获得这项荣誉,与他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席曼诺夫斯基交响曲有很大的关系。

    席曼诺夫斯基,卡罗尔(Szymanowski,Karol)(1882.10.6—1937.3.29),出生于蒂莫舒夫卡的一个旧贵族家庭,卒于洛桑。十八世纪末波兰被俄国等国瓜分,蒂莫舒夫卡划归乌克兰,但席氏家族的波兰民族意识和情感异常浓厚。席曼诺夫斯基少年时因病造成腿部残疾,小学时在家里学习,后入一所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和音乐理论;1901年赴华沙师从诺斯科夫斯基学习作曲,并开始其早期音乐创作。从1905年起,在民族意识增强和西欧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的影响下,他同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作曲家、指挥家组成音乐创作集体“青年波兰”,并在贵族鲁波米尔斯基的资助下,举办新作品音乐会,出版乐谱,积极探索波兰现代音乐的发展道路。这期间,他与德奥音乐界频繁接触,并曾一度在维也纳居住。1910至1914年间曾多次出国旅行,先后游览了意大利、阿尔及尔、君士坦丁、突尼斯、巴黎、伦敦等地,对异国文化的强烈兴趣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席曼诺夫斯基的家庭转移到伊利萨维格勒。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宣布废除过去沙皇同外国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波兰的主权和统治。波兰沦陷123年来首次获得独立,席曼诺夫斯基兴奋地来到了首都华沙。1921年同挚友波兰钢琴家鲁宾斯坦一起访问美国和古巴。1926年,这位自称“我宁可在波兰做平民,也不愿去别处做富翁”的波兰作曲家谢绝了担任埃及开罗音乐学院院长的待遇丰厚的聘请,而出任了华沙音乐学院的院长。三年后,由于其教育改革遭到重重阻力而辞职。此后虽再次出任新建立的波兰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但为期很短,学院被新任教育部长解散。1922至1937年逝世前的这15年间,席曼诺夫斯基分别居住在华沙和塔特尔山区的疗养地扎克帕内。由于其创作上的成就,他于1930年获波兰国家音乐奖;同年获波兰科拉克夫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但这—切都未能使这位不善理财的艺术家摆脱经济拮据的窘境。晚年为了生活,已经患病的他不得不去西欧从事他体力和精神上都无法承担的钢琴演奏活动,以致彻底损害了自己的健康。1937年,年仅55岁的席曼诺夫斯基逝世于异国瑞士。对作曲家生前未曾给予物质上关照的波兰政府,在作曲家逝世后却大举操办,举行隆重的葬礼,对此,钢琴大师鲁宾斯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愤慨地写道:“多么辛辣的讽刺!这么多年来,是他们卑劣的吝啬使得我可怜的卡罗尔受尽穷困,现在他们却情愿为这种排场不惜花费重金。”

    席曼诺夫斯基共作有4首交响曲,第一号F小调,OP.15,作于1907年;第二号降B大调,OP.19,作于1909-1910年;第三号标题为《夜之歌》,OP.27,作于1914-1916年;第四号,为钢琴和乐队而作,标题为《交响协奏曲》,OP.60,作于1932年以及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作品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鲁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