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送来新年祝福
来源:乐音 编辑: 2013-03-06 14:39:00
今年新年音乐会是历届新年音乐会新曲目上演最多的一届,多达11首,包括《女高音歌手》快速波尔卡、《亲吻》圆舞曲、《剧院》四对舞、《来自山中》圆舞曲、《幽会》玛祖卡波尔卡、《金星的轨迹》圆舞曲等,还添加了威尔第的《唐卡洛.急版》芭蕾舞组曲。同时,奥地利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精灵们用华丽的舞姿,在美泉宫演绎了那个奢华年代的醉人回忆。
今年的曲目亮点颇多,开场的《“女高音歌手”快速波尔卡》就是其中之一,欢快的节奏韵律感将节日气氛展现的淋漓尽致,充分的展现了波尔卡风格的听觉冲击力。《“亲吻”圆舞曲》让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更加多了一层深刻的含义,优美的小提琴和弦“歌颂着”那份爱之甘醇。《“剧院”四对舞》是历届四队舞风格作品中最有动态感的一首,尤其是奥地利民族的热情和奔放是这首作品最抓人身心的地方。《“来自山中”圆舞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亲近自然之作,曲目中我们可以通过铜管乐及木管乐组的层次搭配来感受奥地利广阔富饶的壮丽山河。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目是弗朗兹.冯.苏佩 的《“轻骑兵”序曲》这是一首爱乐者耳熟能详的著名序曲,也是诸多发烧友追捧的“发烧名片”之一。
下半场的开场作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天体乐声”圆舞曲》,这部作品可谓是圆舞曲中的经典佳作,历届不乏名家演绎。而《“纺织女工”法兰西波尔卡》是约瑟夫.施特劳斯为纪念工业革命而写的歌颂情节作品,在施特劳斯家族作品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众所周知,历届新年音乐会都会收集一些非施特劳斯家族的传世佳作到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本届的这份惊喜给了德奥乐派另一位重磅级作曲大师理查德.瓦格纳笔下的著名歌剧《罗恩格林》中第三幕的前奏曲;我想这应该是以指挥歌剧题材擅长的莫斯特精心挑选并且胸有成竹的拿手之作,定不会让广大乐迷失望。《“幽会”玛祖卡》是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传世佳作,单听他的弦乐组和弦就可以让人如痴如醉。《“金星轨迹”圆舞曲》是约瑟夫.施特劳斯作品中戏剧对比最具辨识度的作品,也是历届少有演出的作品,让我们共同领略它的动人旋律吧!约瑟夫.兰纳的作品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客了,本次演出的曲目是他的一部代表曲目:《施蒂利亚风格舞曲》这是一首百听不厌的佳作,Styrian是欧洲腹地一片清新的绿洲,这首舞曲的风格自然带着这样的“清新”感觉扑面而来。《“柠檬树花开的地方”圆舞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追忆似水年华的妙笔之作,华丽的拨弦运弓和如诗般令人沉醉的管乐合奏呈现出一幅令人回味的夕阳剪影。整场音乐会尾声的《威尼斯狂欢节的梦幻回忆》舞曲延续着上一首的柔情篇章将人们的思绪沉浸在一片淡淡的甜美与留恋中。
如果不是加演的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喋喋不休”快速波尔卡》,恐怕我们还陶醉在之前的曲目中难以自拔,忘记了还有经典的谢幕!莫斯特用他那欧洲绅士般的经典微笑向全世界的爱乐者送上了“新年快乐”的祝福!当雄浑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首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再次奏响时,屏幕上同时展现出美泉宫那华丽的殿堂画面。芭蕾舞演员们用俊美的舞姿随着音乐的节拍为人们勾勒出夕阳下波光淋漓的多瑙河畔,美丽的音符正如湍流不息的多瑙河一样在静静的流入人们的心田。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完美谢幕给这场音乐盛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鲜花、掌声、笑脸,我们告别了过去的2012,迎来了崭新的2013。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既传承经典又革新换颜。我们有理由相信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样,我们中国的2013年也将是更富生机的一年。中国将更加坚定地开创美好未来,实现民族富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