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大鹏
责任编辑:孙国栋
培训班合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静 烟台报道
“当初烟台市农广校领导问我能否带烟台队参加省里培训的时候,我是没有半分犹豫的。可是当真正接到邀请带班函的时候,心里却也是忐忑的。”
李颜玲是烟台市蓬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科负责人,12月8日,她要带领烟台市所有县市区的高素质农民到省里参加为期十天的培训。疫情当前,人员多距离远,如何保证安全问题?如何组织管理好其他县市区的学员?李颜玲想想瞬间就觉得压力倍增。
找到好方法 一切顺利进行
学员分散,涉及了烟台市九个县市区的四十九人。李颜玲首先在每个县市区找到一名带队学员,建立微信群。基地的老师也入群,关于培训的一切要求都在群里通知。就近租车统一走、申请表一式三份加照片、行程码和健康码查验等等,每个带队学员都认真负责,一切行动听指挥,有问题随时沟通,等车地点、到达时间、安排食宿、核酸检测,一切顺顺利利,完美地开始了十天的培训。
座谈交流
学员的表现 让她有了底气
这次培训以思政教育、法律解析、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没有基地参观,全部是课堂授课,会有些枯燥。我一有时间就跟学员一起上课,以身作则,给大家一个正面的示范。”李颜玲带的学员课堂上积极互动,下课后继续咨询已成了常态。这次培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三次交流活动。第一次,是学员分组讨论。在各带队学员的精心组织下,全员到场。并且很快按照李颜玲的方案,分成两个小组,团团围坐,开始讨论。讨论结束后,还有四五名学员意犹未尽,又和李颜玲聊了近半个小时。第二次,学员经验分享。李颜玲的学员真的是燃爆了,本来基地是安排三名学员做分享,因为她提前做了发动,鼓励大家珍惜机会,所以有五名学员勇敢地踏上了讲台。“他们当时比较紧张,声音都发颤,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勇敢和求知的欲望。我在台下真的是巴掌都拍红了,由衷的为他们自豪。”李颜玲很是激动的说。第三次,与老师座谈。“这完全是我们的学员用自己的优秀争取来的。”因为名额有限,李颜玲提前进行了名额的分配,总共二十三名学员参加了座谈。大家就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方面的问题咨询了老师,老师也当场给出了完美的解答。“期间有两名威海的学员加入进来,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误入,听着感兴趣就坐下来一起探讨。原来,这是给我们烟台学员的专场。”李颜玲当时很兴奋。
学员的关心 让她内心温暖
培训那几天李颜玲的咽炎发作了,课堂上不停地咳嗽,有学员递过来止咳含片,还有学员送给李颜玲灵芝片泡水喝。短短的十天时间,让李颜玲与学员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加深,虽然认不全所有的学员,但是每个面孔都是熟悉的。见面时微笑点头,一声老师好、老师辛苦了让李颜玲心里暖暖的。第一天晚上登录云上智农,威海的学员不会操作,李颜玲随手帮了他们,之后每次见面一声老师好是少不了的,有时候吃饭排队,硬是谦让,让李颜玲先来。与老师座谈的那晚,威海的两名学员走的时候,特意上前跟李颜玲握手,认真地说:“老师,你们的学员有你带队,真是太幸运了,你们组织得非常好。”听了他们的话,李颜玲觉得她所做的一切是每个带队老师都应该做的,却获得了学员们如此高的评价,这让李颜玲觉得自己的学员淳朴而可爱。
培训结束,作为带队老师,李颜玲跟所有的带队学员道了声辛苦,大家恪尽职守,没有半句怨言。特别是莱州程郭镇下董村的书记董宝莹、莱阳姜疃镇合作社的理事长张伟国,各自负责十名学员,尽职尽责。作为一个团队,大家是有凝聚力的;作为一名农民,大家都是体面有尊严的;作为一名学员,大家都是求知如渴的。现如今,国家的惠农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广大农民求新求变的渴望也日益增强。李颜玲说作为农业工作者,要始终以农民利益为中心,“农民”二字千斤重,托举起“农民”,是这个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初审编辑:李大鹏
责任编辑:孙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