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李波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从寒冬的尾声启程,赴一场与新春的约会。即日起,大众网烟台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组织骨干记者分赴烟台各区市,深入基层最前沿,从细微处倾听“城市生长力”,真实记录时代跨越发展的铿锵步伐,立体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图景。
时间:1月25日
地点:山东省烟台市
记者:李楠楠 通讯员 姚昕廷
诊治现场
干净的白大褂套在身上,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主任曹毅着装整洁、眼神真挚。作为一名医生,她常说:“如果我能减轻别人的痛苦,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坚守初心 把专业做到极致
为何选择神经内科这个从医方向?
“自祖爷爷那一辈儿家中就行医,在十里八乡也比较有名。谁生了病如果不见好,都会被问一句‘找业增看过了么?’”别人口中的“业增”就是曹毅的爷爷。在世代行医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曹毅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
曹毅坦言,2006年神经内科的工作量大,患者多,尤其老年患者多。他们渴望健康,珍惜生命,朝夕相处可以发现,老年人特别可爱。从专业角度来看,颅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神经系统涵盖身体各个器官,疑难杂症也相对较多,有时候诊断疾病就像侦探办案,抽丝剥茧,充满挑战。所以,她一直从事着神经内科的工作,跟同事们一起帮助病人,忙忙碌碌的,感到特别地充实。
诊治现场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只要病人不舒服,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床边细心检查;病人不慎呕吐到她身上,她毫无怨言;病人情绪不稳定,她耐心劝导。休息日只要接到工作电话,曹毅总是立马放下手中一切赶往医院,参与患者救治;节假日,病房里总会看到她匆忙的身影。
担任科室主任以来,曹毅不仅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更专注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医德医风过硬,医疗服务优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多项荣誉。
诊治现场
深入基层 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自从关注到区域内村镇患者看病难这一问题,曹毅主动请缨深入基层,先后到回里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洋街道等地对口支援。
工作之余,曹毅组织基层医师开展医疗技术培训,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让村民不出村不出乡就能看上病、看好病。除了定期坐诊,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带上听诊器、叩诊锤,主动到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问诊,为患者复查。
以真心换真心,曹毅的真诚和努力被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家住回里的孙大爷是一名脑梗后遗症患者,每次看到曹毅进家问诊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家住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王大姐家中有常年卧床的老母亲,曹毅便主动与王大姐添加了微信,时不时远程视频为老人会诊。“耐心、周到,从来没有不耐烦,就像自家人一样。”每每提到曹毅,王大姐一家总是赞不绝口。
诊治现场
守护健康 为群众“脑健康”护航
在曹毅看来,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到亲手救治的患者能够重获健康。在感动落泪的同时,也会觉得所有努力跟付出都是肯定的、值得的。
回顾从医生涯,曹毅感慨道:“这20年我始终坚信,自己所选择的从医之路是正确的,甘于奉献更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春节期间,病房跟急诊也还是有重症患者,有病人的地方就有大夫。春节即将到来,曹毅今年的春节依旧要在医院度过。
提起在新的一年的愿景,曹毅表示将继续用专业的技术和爱心,为患者守护生命之光,新年新气象,再踏新征程。同时,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健康无忧,元气满满,快乐常在。
初审编辑:王瑜
责任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