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原烟台),历史悠久。括近几年的调查与发掘,发现域内有白石村、芝水、午台、庙后、后七夼等许多原始文化遗址。据市区白石村遗址发掘出土的200余件具有胶东半岛独特风格的遗物考证,远在六、七千年前,芝罘先人就在这山麓海滨聚族而居,蕃衍生息。庙后和芝水遗址的遗物又证明,夏、商、周三代前或“三代”初
,这里的人们已从单纯渔猎转向畜牧采集和作物种植了。芝罘区域居民点的产生,据现有资料推断,其发端大致始于春秋时期,例如芝罘岛上的芝罘村(现名大疃)。之后,唐代的芝水、只楚、诸嘉村(东、西、南、北里);宋代的午台、松岚、埠岚、西玉树庄;元代的梁家、东马家都、西马家都等居民聚落点也相继形成。概观区内整个城镇聚落的历史发展,绝大多数系兴于明而盛于清。仅据芝罘乡镇域内的115个自然村庄的初步调查统计,明代建村的有61处,占现有总数的53%;清代建村的43处,占现有村庄的37%。追溯芝罘城镇居民聚落群体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发展因素,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是芝罘居民村落最初出现时期
如芝罘村(现名大疃),就是春秋时期初步出现的居民村落。
第二阶段:秦、汉——金(南宋),是芝罘渔村形成发展时期
从史记秦始皇登芝罘“射臣鱼”(鲛),到渔民的海上活动,说明当时的沿海渔村已经形成,海洋的捕捞技术也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元、明——清末鸦片战争前,这700余年,是区内多职能聚落群的发展时期
1.以军事职能为主的城镇聚落群的形成与发展。明初,为防倭患,曾在烟台沿海等地设置“营、卫、所、寨”军事指挥机构及炮台、烟墩海防设施,使以备倭防卫职能为主的城镇聚落大量兴起。芝罘正式建置,是从明设“奇山所”(素呼“烟台所城”)始,烟台所城是芝罘历史最早的居民区。由于所城为中心的聚落密集、人口激增,且不断向四周延伸,加之战乱、荒灾等多种原因,外籍移民不断入迁.这使原为一片大自然王国中的零散渔村逐步发展扩大成卫星式的城镇聚落群。至明嘉靖年间(1550年前后),“所城”居民就遍布东关中街、南街、西沟街、西洪街、裕盛胡同、仓浦街、大海阳、中海阳、西关、上夼、通伸、芝罘大疃、东口等街道、村庄。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烟台对外开埠以前,市区又形成了以北大街“天后宫”(俗称大庙)为中心的东至广东街、西至西圩子(即海防营一带)、南至南大道、北至大庙迤北后海崖街,方圆3——4平方公里的商业区域。
2.渔港和农业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在站立海防设施,加强军事指挥中心的同时,为保证军民粮食的需求,百姓大力发展农业和渔、盐业,从而又出现了一批农村、渔村和芝罘(烟台)渔港。如芝罘大疃居民多以捕鱼为主,西沙旺渔民兼以摆渡为生,东沙滩(现海水浴场)渔民春汛潜捕海参、钓捕鱼蟹,汛后,改营农业。为适应农、渔商品交换的发展,在一些聚落交界和交通方便的村庄,形成了有如黄务、初家、午台、芝水等自然集市。
3.以国内贸易、交通为主要职能的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元代,南粮北调由内河运输改为海路运输。在这一历史地理变更的条件下,现市域内的芝罘岛等地遂为运粮船的重要停泊点,其沿海南移的重心——芝罘港亦渐次形成为兼具军事与经济性能的著名港口。第四阶段:清末鸦片战争后——抗日战争前,是对外通商口岸与新型工商城纪形成与发展时期
1861年8月,依据《中英天津条约》辟烟台为通商口岸,烟台(芝罘)作为一个国际贸易港口出现了。与此同时,产生了买办资本。之后民族工业也在夹缝中艰难地兴起了。国内外的海上贸易日渐增多,新的商业区域也相应扩大。烟台山下朝阳街及其以东大马路,外国人的公司和洋行相继开办。为公司、洋行服务的部分中国商人亦在这里建庄设店,二、三、四马路的居民区随之扩展。迄清末民初,一些中小工商业者又陆续向海防营西域(俗称西圩子外)、罗锅桥周围、南大道南北,建厂设店,为商业或居民服务的手工作坊也逐渐增多。到1930年前后,烟台(芝罘)市区的人口已超过13万。经过这半多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烟台城市、镇村聚落网的骨架已基本形成。
第五阶段: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
沿海港口、城镇,由于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直到解放前夕,始终处于衰落不振的境地。
第六阶段:建国后,是城乡群体聚落的蓬勃发展时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创奋进,如今,宛若众星捧月的烟台古城——现烟台中心市区芝罘,已经形成有八个街道办事处、上千条街道,五个镇、115个自然村的庞大城镇聚 落群体网,成为中外闻名的外贸旅游工业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