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是近代兴起的城市。自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1862年3月烟台开为商埠,绚丽多彩的近代建筑,在烟台市区遍地开花。西方的建筑文化影响着烟台近代建筑的发展。烟台开埠以后,以烟台山为中心的外国领事区及毓璜顶、东山一带的英美侨民区,以及教堂、学校、医院、洋行、外国民居等建筑,主要是西方古典
式、折中式及殖民地式建筑形制。1989年4月,日本东京大学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藤森照信教授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汪坦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烟台大学建筑系对英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旧址等进行实测。因为这些建筑是英国早期殖民地式建筑特征。它的建筑特点,普遍采用外廊式,这种形式是18世纪英国式建筑传入其殖民地印度及东南亚一带,为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设置外廊,且外廊又设置在建筑景观最好的方向,有单面廊、双面廊、内仓廊和环廊等。这些建筑形制在烟台市区到处可见。如领事馆及英美侨民住宅,如位于滨海路的哈根故居,东、北、西三面皆有外廊,且有英国别墅式的建筑风格,又如1865年建于烟台山下东南侧之芝罘俱乐部,经三次扩建,1931年始成现在规模,是由基督教葡萄山教会英国牧师卜尔奈特设计,德成营造厂建造,具有英国建筑的特色,英式的屋顶,在陡立的房坡上凸出一排阁楼窗,东面是景观的最佳方向,可观赏日出与海景,设有外廊,这里拥有中国最早的保龄球场。在西洋建筑中,还有北欧建筑风格的蚕丝专科学校旧址,1904年建。陡坡屋顶,红铁皮屋面,屋脊上竖以高高的长矛枪刺,刺向蓝天,优美别致的造型,疏密有序的比例,明快质朴的色彩,同环境风貌巧妙结合,是16世纪北欧建筑的风格,像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烟台市区还有水产学校校址。还有具有廿世纪初在美国流行的“摩登式”建筑,如坐落于海岸街的茂记洋行旧址等。
百年来,中西合璧的建筑较为多见。是近代中西建筑文化在烟台相碰撞的产物。西方的建筑形制,当地建筑材料与形式,如朝阳街、海关街的商业建筑,商业建筑的门面,采用突出的山花墙或在门旁加设经过变形的西洋古典柱式,而内部仍采用中国的传统方式,内天井院式布局,这种形制的民居在烟台市区到处可见。如广仁路、二马路一带的民居,皆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制。
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在烟台市比比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奇山所城的民居、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密集的胡同。在中国传统的商业建筑中,最典型的是坐落于北大街的原瑞蚨祥绸布店旧址,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室内设计亦为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
综上所述,烟台百年建筑绚丽多彩,异彩纷呈,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