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还在内心暗自思忖那些想家的人,虽然间或会离家几日,但总不知想家的滋味,也从不会为此忧愁、苦恼。逍遥着自己的逍遥,如诗中所云“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已是离家在外近半年的我,意识的主流竟也成了想家。 不论读古人的思乡诗,还是品近代大家有关思乡的文章,只是在感性思维的指导下徒生一些无谓的或感叹或赞美或伤感罢了,并不能真切的与作者产生共鸣,切实的领悟作者的心情。而如今,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思乡之作竟引得我感慨万千,亦或许是想家的感觉早已在心中萌生吧。 三口之家不过几十平米,可那温馨的感觉确实什么都替代不了的。是的,那就是我的家,那就是家的感觉。 从没意识到妈妈的厨艺是如此的高超,从未意识到爸爸简单的话语竟饱含着如此的关切,就在离家近半年的今天,我想他们的今天,我明白了。真的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在家吃惯了妈妈做的饭菜,竟不能感受到有多么的幸福。每天,妈妈都会准时地进入厨房与锅碗瓢盆对话半晌,随着一阵阵饭菜香入鼻,我总是兴奋地像个幼儿园的小孩,并不是因了这饭菜的可口,而仅仅是为了满足咕咕叫的肚皮。“你就像几辈子没吃过饭……”“慢点,女孩子吃饭别狼吞虎咽的,瞧你想什么样……”不理会妈妈的唠叨,我只顾大口吃着眼前的饭菜,却也时不时的抬头朝妈妈俏皮的眨眼。我好像每次抬起头,妈妈都会看着我,怪不得他老是吃得很慢呢。而我每次好像都会嘲笑妈妈吃饭的速度。 真的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从不会将头从饭菜中抬起关注一下妈妈,从不会理会妈妈将有营养的菜都夹在自己旁边,从不会夸赞妈妈做的菜有多么好吃来让她在劳累之后安慰一下。日复一日的钻厨房,但几乎每顿饭每道菜都不同,妈妈精心的重复着他单调的重复。 寒风凛冽,在想念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的今天,才记起了饭桌上的一幕幕。是的,我想妈妈了。又一阵风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好冷,但想妈妈的心里,暖暖的。 身边同学的电话铃声让我记起了爸爸的话语。总是在妈妈啰嗦不止的嘘寒问暖、千叮咛万嘱咐中,爸爸迫不及待的从妈妈手中抢过电话,“要找准自己的目标,认清自己的方向,要明确自己是干什么的……”简短的几句话与妈妈的关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我的成长生涯中,爸爸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理智含蓄的话语总让我去冷静思考,让我在浮华漂荡中沉静下来。原来我总怪爸爸,怪他不像我同学的爸爸那样问这问那,扮演着除了妈妈之外的第二个保姆。而今,我明白了,没有了埋怨,取而代之的是敬佩。 在大学里的这段日子里,茫然无措的时候很多,而每当这时,爸爸的话就像那镇定剂,让我认清方向,坚定目标。而我接受爸爸“镇定剂”的心情,也由起初的不屑到后来的思考再到现在的冷静对待。我感觉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不断有效的成长。离家的日子,我真的成熟了许多。想家的时候,我学会了感激,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珍惜。 一切因想念而发生,想爸爸了,想爸爸的心里暖暖的。 只身在外,这情状好像很凄清。是的,我好羡慕那些能天天回家见爸妈的人。可是,想念让我觉得暖暖的。想爸妈的心里,没有别的感觉,就是暖暖的。于是我明白了,想家的感觉是这样的。 此刻,正是寒冷的冬天;此刻,想家的感觉好强烈。 是这样的,暖似寒时寒为暖。 ——鲁东大学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