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央视举办的3.15晚会,曝光了很多问题,从外资平板高额维修费到冲击吸收性能不合格的安全帽……事无巨细,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平日里社会上仍有不少商务交易存在着欺骗现象,个别商家利欲熏心视诚信为无物,肆意践踏消费者权益,尤其是当今这股不正之风侵蚀到我们的校园里,这种失信更加令人扼腕叹息、心生寒意。诚信的缺失似乎成为一种瘟疫,不仅仅是空间蔓延,时间上的传播也成为主体。每年大一新生入学无论老师怎么强调提醒同学们,却总是免不了一部分人上当受骗。在利用新生入学之际赚取一些经济收入的高年级同学中,也总是免不了混杂着一些靠欺骗下一届来获得利润的学生。那些懵懵懂懂、对大学生活跃跃欲试的新生们,在那些学哥学姐的“热情洋溢”的宣传推销下,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与滔滔不绝的承诺,他们选择了信任,然而钱去人空,诚信何在? 镜头一: 一名推销员向同寝的三名同学们展示了一份精美的笔记本和笔芯。而且告诉他们价格是相当的便宜,希望他们以较低的成本向商家购买,再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他人。由于他们提供的少量商品货真价实,且出示了伪造的证件,所以在推销员拒绝对他们的其它商品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同学们仍欣然接受了“中间代理”的角色,三个人用1000多块钱购买了他们的笔记本和笔芯。当推销员离开,他们打开包装时,才发现所有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不禁笔芯不出水,数量上也难有保证,电话打过去却早已是停机状态。 镜头二: 刚开学没多久的一个晚上,某新生宿舍内正在讨论着对大学生活的新奇感受。有人敲门,进来两位学长。他们先是一阵热心的寒暄,接着就直奔主题,推荐新生购买《疯狂英语》,说书中带有光盘,音质特好,还每期都赠予一本《疯狂英语》口语杂志。他们一再承诺每期刊物按时送到,最后收下了120块钱,留下联系电话后,就再也不见其踪影。新生在使用光盘时,发现其中的内容竟一点都读不出来,细细翻来书的质量也很差,更像是盗版的。新生们只能无奈叹息,感叹自己对学长的信任,却被无情地利用。 镜头三: 一位推销英语报纸的同校学长敲开了新生们的宿舍门。首先向他们述说了大学英语的重要性,接着为新生介绍了一份的英语报纸。同样承诺每周一期,一直发到期末。当同学们订阅后,几个星期过去了,手里仍然只有最初的那一份报纸。而留下的是那个被重播了N次没有回音的电话号码…… 镜头四: 一位新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迷茫、无知、纯真、简单的我们那么真诚的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时,某一个蓦然回首的刹那,我们的心凉了,怕了,伤了被骗去了真诚与信任,被骗去了对新生活炽热的爱与新奇。我不知道那些摒弃良知去欺骗别人的信任与热情的人到底发财没有,但是我唯一知道的是他们的心不会安,他们更丢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镜头五:傍晚,一名连续乘坐两天火车的南方新生,疲惫的赶来学校。由于天色已晚不能报到,便被一名迎新的大二学姐劝说先去买被褥。一路上学姐嘘寒问暖,让疲惫不堪的外来学妹感到很温暖,放下了警惕心的她很爽快的购买了下来。安顿好了一切后,才发现买来的棉被竟“薄如蝉翼”,原先的温暖瞬时冷却转而变为对北方寒冷的冬的担忧还有对同样寒冷的人心的失望。 鲁迅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格,在于一个‘诚’字”,可是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我们中却有这样的人,拿诚信当儿戏,视诚信为无物。我们在愤慨的同时,更的是担忧。很多同学把大学作为社会的练兵场,误以为能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于是信任在大学校园里变得越来越稀缺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生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各自对这些事情的观点。 学生甲:“一切都是钱的问题,很多人感觉利润挺丰厚,而且成本也不高,一些同学可以解决一学期的网费和其它玩乐的费用。当然,也有些同学确实是家庭比较困难,急需兼职赚得一小部分钱来减轻家庭负担。” 学生乙:“主要是大一新生缺乏对学校和对社会的认知他们才会被骗,一年的钱买一周的报纸。再经历多了阅历多了,我想在回首的时候他们不会再会被这样简单的把戏欺骗。” 一位卖过学生用品的学生:“首先,我真的很惭愧,没能对那些新生兑现我的诺言,上边的人不给我报纸,我也无能为力。大家都在一个学校,谁愿意在此丢了信誉?” 同样是卖报纸但却有不同的声音:“学长欺骗我们,我们再欺骗新生这就是规律。看谁有脑子,他就不买,没脑子的就只能碰运气了,运气好的多拿几期,不好的就自认倒霉吧。” 买报纸的新生:“当我们刚来的时候,虽然老师一再提醒我们不要相信推销,但我们想报纸应该不错,所以就买了,谁知道付了钱,没有货,不过后来我们就淡忘了,看到那些有报纸的同学他们也没有看的,自己倒是省去拿报纸了,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 新生们上当受骗,固然与自身的警惕心不强,对花言巧语的推销宣传缺乏判断力有一定的关系。可是大学新生毕竟刚刚结束了忙碌于两点一线的中学生活,从未真正涉足社会。特别是在大学这样一个纯洁神圣的地方,面对真诚的学长学姐,对他们满怀信赖,降低防线,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来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锻炼着自己的能力。这些本是值得称道的好事,但是屈从于自己的私心和惰性而不愿善始善终的完成自己的应尽的职责就改变这件勤工助学的性质,甚至丧失了自己的道德操守。这完全是得不偿失!尤其是将行骗的对象锁定在那些满载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的新生们。他们在欣喜与期待中背上行囊离开家乡,踏进心中渴望已久的大学殿堂,很单纯的去期待着身边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所以面对热情学哥学姐们的很自然的选择了信任,怎样也不会料到他们地信任会遭到利用,成为他人利益的牺牲品。怎不令人心寒!不知道那些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的同学,手中攥着抛弃良心而赚的钱能否花的酣畅、安心。你们可曾想过,当欺骗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时,暴露的不仅是自己诚信的缺失,还会给学校的形象抹黑,让他们对自己的大学失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们亘古不变的做人准则。作为一个将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的力量的人作;为医学生,一个将为祖国人民救死扶伤的人。我们的诚信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消费者所真正期望的不仅仅是在3.15得到应有的利益,而是每天都是3.15,或者说是更期待的是优质的产品、诚信的服务使消费者权益日褪却它的节日色彩。特别是在校园里,在这个本应纯洁的地方,更是不能让这种失信这种现象肆意蔓延。 如今英语报纸校园代理商招募活动又开始了,很多曾一度上当受骗的同学纷纷表示,希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不要再有他们类似的遭遇,这种以“促销”为手段的欺骗行为不要继续发展成为一种“传承”。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坚持“以诚为本”,树立好自己的形象,让失信的现象在校园中杜绝。 ——滨州医学院 校园记者 陈健
|
烟台大众网
编辑:达欣
|
|
烟台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烟台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