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时,一个是学生会主席,一个是团支书,常搭挡一起学习。毕业后两人依然搭档,只是他们联手做起招生诈骗,三个月内狂卷近千万巨资。昨日,因涉嫌诈骗罪,两名当年同窗在市中院同庭受审。
胡某(26岁)、岳某(27岁),原是武汉某大学大专学生,2005年毕业。在校期间两人表现突出,胡任学生会主席,岳任团支部书记。
检方指控:去年7月~9月,两人冒充教育厅“吴副主任”及各大学老师,对家长称自己可以“走后门”,保证能让学生入读湖北工业大学、江西财经、武汉大学等,毕业后三证(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齐全,然后两人伪造大量学校印章、录取通知书,寄给学生家长。
两人的诈骗骗局形成了一套传销体系,发展数层下线,许多不明真相的学生家长在“下线”的游说下排队交钱。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人竟敛财988.33万元。
案发前,胡的家属退款271万,案发后又陆续退款126.56万,警方追回45万余元,目前还有545.77万赃款未追回。
在长达3小时的庭审中,两人承认有诈骗行为,但推翻原有供词,称数额上有巨大出入。
法庭未对此案当庭宣判。
看两个骗子是怎么忽悠的
在校搞过招生 为诈骗“打了基础”
穿着蓝色背心囚衣的胡某身材瘦削,一直昂头目视前方,但颤抖的双腿显然无法掩饰其内心的慌张。
起诉书记载他“无业”,为此胡某向法官解释,自己确实没有正当职业,但自己是“大学毕业生”,不是“无业青年”。
岳某身材壮实些,戴眼镜。岳某称,他是在给胡某“打下手”。
公诉人宣读的证词上称,因两人原来帮学校招过生,所以为合作搞招生骗局“打了基础”。
认定的21宗案件中
受害者达200多人
起诉书中称,两人的诈骗活动中,有足够证据证明的招生骗局共21起,其中最大的一起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去年7月,他们到山东潍坊某高中游说,称“要带几个学生到湖北来上大学”。该校主管副校长韩晴(化名)欣然应答,甚至带人到武汉“考察”,两人巧舌如簧,再加上确实认识一些学校里的人,让对方信以为真,连忙组织了80多名学生家长,几天后就将340余万元资金打到胡某的账户上。后来胡某怕事情闹大,将270余万退回,表示不做这笔生意,其余资金冲抵了韩校长一行人的旅游费用。
记者还在庭上获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学,竟出到了30万元的高价;一学生本已接到湖北省内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还是听信了他们的谎言,花高价要将孩子送到武汉市内某名牌大学。当得知高价换来的录取通知书是伪造的时,其家长差点寻了短见。
仅在检察院认定的21宗案件中,受害的学生或家长在200人以上。
为树立权威性
还组织“内部考试”
警方在收缴赃款的同时,还收缴了不少未寄出的录取通知书,作案工具中竟有专门的打码机,保证每份录取通知书的号码都不相同。
岳某在之前接受警方调查的笔录中称,假录取通知书是在竹叶山附近一窝点制造的,每次提取假通知书150份,至于提了多少次,“不记得了”。
两人在庭上供述,为让人相信自己的权威性,8月间,他们还组织数十名学生来了次“内部考试”,结果“人人通过”,得到了“合格证”,不久这些学生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见家长排队交钱
舍不得“见好就收”
2006年9月8日,武汉理工大、武大、华科大、华师大等高校先后报案,称有学生持伪造录取通知书报名,当时发现的被骗学生涉及11个省、市、自治区,共100余人。
警方迅速行动,9月16日在武昌某宾馆抓获胡某,多名嫌疑人纷纷归案。警方披露,胡某的诈骗组织形成了一种五层的中介网络,起初以每份2万~4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下线,下线又层层转包,出价最高的家长竟达到30万元天价。
胡某被逮捕时称,他原准备“见好就收”逃离武汉,但不少考生和家长排队等着交钱,有人甚至花高价找人来请他帮忙,看着滚滚而来的钱财,他心存侥幸没有逃跑。
岳某称,到了8月25日,看着学校纷纷开始报名,他心里每天都在受煎熬,当戴上冰冷的手铐时,“心里反而轻松了”。
骗子当庭自曝
四大招生骗术
岳某在庭上称,他们主要以4种骗术进行招生诈骗:
一是“低分高录”。有些考生想读更好的学校,两人声称有办法让达到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让达到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院校,或者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
二是“军校生”。由于有时部队委托地方高校培养学生,两人从中钻了空子。
三是“华侨生”。声称可通过关系办理在外国学习档案、长期居留证、出入境证明等资料,将考生身份转为华侨,然后利用国家对华侨生特殊的招收政策进入名校。
四是“美术生”。由于美术生的文化分数要求很低,声称可伪造艺术考试的成绩,使考生顺利入学。 刘凯